1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3456目录施工部署施工工艺保证措施计算书及附图1工程概况1.1基本概况(1)项目概况:项目建筑面积、楼栋号组成、建筑高度、层数、层高、基础及结构形式。(2)表达形式建议采用表格方式,一目了然。1工程概况1.2单位工程(本楼栋)概况施工电梯安装所在单位工程的单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地下地上层数、标准层层高、基础及结构形式。1.3电梯工程概况施工电梯编号、生产厂家、型号、安装高度及电梯其它详细参数(标准节重量、吊笼重量、外笼重量、提升速度、标准节长宽高尺寸、对重重量、吊笼载重量、其他配件总重量)。电梯各项参数在电梯厂家提供说明书中查找,各部件重量为后面基础设计提供依据。2编制依据施工电梯基础方案编制依据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施工图纸》、《施工电梯说明书》、《施工组织设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施工升降机》GB/T10054-2005《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3施工部署3.1技术准备(1)施工电梯布置原则:施工电梯位置需要综合考虑现场情况以及建筑物的布局情况,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1)方便材料运输的进出,在楼层平面布局中选择较为宽敞的房间作为进出口,尽量避开空调挑板、凸窗等需后期二次施工结构,以免后期施工电梯拆除后造成施工困难。2)电梯外场地尽量宽敞,有足够空间设置施工通道及材料堆场,且施工作业人员进出上下方便。3)施工材料在楼层中运距尽量最小,一般位于楼层平面的中部。如设置在单体建筑伸缩缝交界处(一般在楼层中部),单元之间的交通由电梯轿厢出口设置操作平台完成,这样相应减少了在伸缩缝处楼层墙体预留洞的留置。4)尽量不与塔吊同一边布置,不布置在山墙处。5)施工电梯基础设计时,施工电梯基础位置应考虑将来的附墙问题,施工电梯附墙原则上是采用厂家标准附墙,且不能与上部结构冲突。注:如果太长(超出标准附墙长度)则要厂家提供计算书,且必须进行专家论证。3施工部署3.1技术准备(2)施工电梯位置确认两图:施工电梯平面布置图、施工电梯定位图施工电梯图:体现施工电梯与楼栋的方位情况。施工电梯定位图:体现与建筑物的距离、位置关系,应详细标注出与建筑X向、Y向轴线的定位尺寸。电梯定位应考虑附墙距离,尽量不超过施工电梯说明上附墙距离要求,尽量避免因附墙超长需进行施工电梯安装附墙专家论证。根据施工电梯与建筑物的距离可分为有平台与无平台两种。1)有平台:电梯笼与结构外边有一定的距离,在在电梯笼与结构搭设连接平台,在搭设外架时提前预留出平台位置,悬挑层提前设置平台悬挑工字钢。2)无平台:定位时施工电梯笼紧靠结构外边,可免去搭设电梯平台,既经济方便又安全可靠。3施工部署3.1技术准备有平台无平台3施工部署3.1技术准备现场出现一种带翻板的改造的施工电梯,该施工电梯在笼内设置一个可收纳的翻板,翻板可推出一端靠在楼层结构上作为施工电梯与楼层的平台,当施工无法与建筑结构边紧靠的情况下可采用此法免去搭设电梯平台。翻板施工电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电梯定位时因客观因素无法紧靠建筑结构而需搭设平台的问题,提倡各项目使用。翻板无平台3施工部署(3)施工电梯基础设计根据施工电梯定位情况对基础设计进行说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基础落在室外回填土上。应对基础底土质情况进行说明,并提供地勘报告中该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和施工电梯说明书中地基承载力要求。若地勘报告中回填土承载力满足说明书要求的承载力可不进行地基处理,但为保险起见仍需在基础底部施工200~300mm的级配砂石打夯加强。3.1技术准备注意:如果电梯基础地基为地下室后施工回填土非未经扰动的原状土,地勘报告中的地基承载力不适用于该土层。3施工部署当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说明书要求的承载力,需明确地基加固处理措施,并附上地基加固处理平立面图,处理方法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