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古老而年轻的襄阳,一座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历代众多的文化名流,如唐朝的孟浩然、宋朝的米芾,等等。都与这座城市结缘甚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等等。都与这座城市结缘甚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或故事。今天我们了解襄阳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便是对他们在创造文化成就的大地上留下了脚迹的探寻,对他们心灵的脉搏的感应。以此传承深远的历史文脉, 发掘丰厚的文化宝藏,弘扬当代襄阳人的文化精神,推动文化襄阳的建设。痴心不改的卞和春秋时期楚国人,荆(今襄樊南漳)人。因为在楚山发现一块璞(含有玉的石头,分别先后两次把这块璞献给楚厉王、楚武王,却都被两王邀请鉴别玉石的玉匠鉴定为石头,先后以欺君之罪而斩断左右两只足。后来楚文王即位,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到鲜血都哭出来了。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 欺骗) ,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 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春秋战国之际,几国征战,几经流落,最后归秦,传说由秦始皇制成玉玺。秦灭后,此玉玺归于汉刘邦。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这和氏璧一直在皇帝的手中转手,直至传到唐朝,而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玉玺不知所终⋯⋯后世所称之传国玉玺被传即为秦始皇改造和氏璧而成。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它的记载和传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吟咏。古代第一“风流才子”宋玉所谓“风流才子”,大抵应该具备三条:一曰容貌俊美,堪称美男子,颇能吸引异性,如西晋之潘安等;二曰才高八斗,有赞美女性的诗文佳作流传于世,如汉之司马相如, 宋之柳永等;三曰正史或稗官野史多载其风流艳事,如明之唐伯虎,清之纪晓岚等。若以此三条衡量,窃以为中国古代第一“风流才子”,当数战国末期楚人宋玉! 宋玉是 战国时鄢(今襄阳宜城)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是继屈原之后的浪漫主义楚辞大家。宋玉可谓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是古代文坛一代宗师级的人物。他的代表作《九辩》在文学史上可与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屈宋”堪称楚辞的“双子星座”。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道:“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下里巴人”、“阳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