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三大语言学流派目录:【一】 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 比较语言学)【二】 20 世纪初期到中叶:结构主义语言学(也称 结构语言学)【三】 20 世纪中叶至今:转换生成语言学【一】 19 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也称:比较语言学)运用 “历史比较法”,对不同语言 进行 比较分析 ,揭示 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以及它们的历史发展 ,这样的语言研究就是历史比较语言学。【1】先驱人物——威廉· 琼斯(英国东方学家,加尔各答最高法院法官)1786 年是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因为这年的 9 月 27 日有个名叫威廉· 琼斯(W. Jones)的英国人在加尔各答 “亚洲学会” 宣读了一篇著名的论文 《三周年演说》。文章指出梵语(古印度语)和欧洲希腊语、拉丁语、凯尔特语和日耳曼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而他断言,这些语言必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威廉· 琼斯的论文研究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在当时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者把眼光引向过去, 探索各民族的起源和史前史,古代的语言也是系统研究的对象之一。此后的 100 年中,学者们忙于各种语言的历史比较——先是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之间进行比较,后来则是构拟它们的母语——原始印欧语。【2】奠基人有:葆朴、拉斯克、格里木1816 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发表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 一文,揭示了这些语言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规则,并认为这些语言应该具有共同的来源的结论,被认为是历史语言学的奠基之作。1818 年,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指出日耳曼诸语言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在语音上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拉斯克认为, 语法对应是确定语言亲属关系和起源共同性的更为可靠的标志,该文所论述的方法和原理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德国语言学家雅各布· 格里木对历史语言学的建立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1819 年出版的《德语语法》提出了语音演变规律(著名的格里木定律,受到拉斯克有关观点的影响) ,进一步揭示了日耳曼语与其他印欧语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这一定律对于确认印欧语亲属关系、了解民族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语音演变规律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原始印欧语p b bh t d dh k g gh 日耳曼语f p b th t d h k g (第一次转换规则)高地德语b f p d ts t g kh k (第二次转换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