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的由来和日期复活节,基督徒认为象征着重生与希望, 为纪念耶稣基督于公元30 到 33 年之间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西方信基督教的国家都过这个节,公元325 年尼西亚宗教会议规定,复活节那一天,是经由三个历法(分别是西历、中国阴历、星期)合并出来的, 定于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为复活节。其日期是不固定的,通常是要查看日历才能知道。在西方,在德国,复活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重大节日。棕榈星期天 (Palmsonntag) 棕榈星期天是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日子。据“新约”,耶稣骑着一头驴子进入耶路撒冷。 居民们认定他是救世主, 欢呼着夹道欢迎, 把他们的衣服和棕榈树叶、橄榄树枝铺在他经过的路面上。但后来,也是这些居民,强烈要求把耶稣作为叛徒钉上十字架。从公元 4 世纪开始,按拜占庭的宗教仪式, 人们开始以宗教队列行进方式来纪念耶稣进城。公元7 世纪,爱尔兰人在棕榈星期天举办宗教队列行。直到公元11至 12 世纪,这种仪式才进入德国。由于德国没有棕榈树, 教徒们便用黄杨等的树枝来取代。在棕榈星期天的宗教仪式中, 人们表演着从耶稣进城到钉上十字架的整个过程。参加仪式的信徒们在仪式结束后把带来的树枝带回家去,放在烛台后,据称可以辟邪。在德国新教的农村教会里, 棕榈星期天同时是坚信礼星期天。在诺伊堡的帕德波伦宫, 圣餐伺童们绑扎棕榈树干, 参加弥撒的信徒们带来扎着黄杨等树枝和幽默内容的带子。绿色星期四 (Gruendonnerstag) 大约从 1500 年开始,基督徒们开始纪念绿色星期四。在这个日子,人们纪念耶稣那顿最后的晚餐。这是耶稣在他受难的前夜与他12 名弟子共进的晚餐。这一天既是告别耶稣, 同时也是基督教信仰的开端。在那天, 尽管有犹大的出卖和弟子们的反对, 耶稣还是把所有的罪过归于自己。耶稣要求他的信徒们今后继续庆祝这顿晚餐。因此就有了后世基督徒在这个日子的晚餐之举。在有些教区, 神父为 12 个男人洗脚, 以此纪念当年耶稣为12 个弟子洗脚的行为。颂歌过后,教堂的风琴全部进入沉默期,教堂的钟声也不再敲响,直到复活节。这一天的弥撒后, 花饰和蜡烛全部移开, 这象征着即将到来的耶稣遇难给人带来的悲痛。在许多教区,教会人士敲打着木锣等,召唤信徒到教堂去。至于为什么叫“绿色星期四” ,有好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这一天的教会颜色是绿色,这一天教会人士都穿绿色; 中世纪时,罪犯们平时不得参加教堂仪式,而只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