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诸臣,绝大多数起自布衣本文导读:“汉初布衣将相之局”――天地一大变局,用现代辩证眼光来看,不乏偶然中有必然、偶然与必然相互作用的结果,赵翼对此有过精辟的论断。他认为,“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再并而为七国,务益战争,肝脑涂地,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自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廿二史札记》卷二)战国晚期,贵族政治体系实际上已经动摇,秦开一统之局后,虽然在任用大臣上已经打破完全世禄的传统,但是高级统治者依然是王侯世袭。直到汉初,新的政治体制得以开创,新兴贵族权位不再一劳永逸,只要皇帝一句话, 随时可以取消,“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 始荡然净尽,而成后世征辟、 选举、科目、杂流之天下矣, 岂非天哉 ! ”(《廿二史札记》卷二 )由此可见, “布衣将相之局 ”的出现,是自春秋战国以来社会变化的必然趋势。汉高祖以平民为天子,萧曹以布衣为卿相,古代贵族世袭的局面被破坏无遗,这对汉初政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由于刘邦及其左右将领绝大多数出身草莽,识字不多,在制度建设方面毫无认识,因而机构设置一承秦制,中央政府沿袭三公九卿制,地方政权亦实行郡县制,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从而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统一局面得以延续下来,“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得以持续发展的统一王朝,它以王朝重建的形式保存了秦朝首次统一的历史成果,从而使大一统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结构。 ”(晓红《试论西汉前期治国方略的两次转变》,《山西师大学报》 2001 年第 4 期)汉承秦制还表现在方方面面。汉初,萧何为相, “攥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汉书》卷二十三 );叔孙通定汉诸仪法,“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 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 少所变改 ”(《史记》卷二十三 )。又张苍定章程,“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 ”(《史记》卷九十六)。钱穆先生认为: “要之汉初政局, 大体因袭秦旧, 未能多所改革。 此由汉廷君臣,多起草野, 于贵族生活, 初无染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