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雷达对抗实验报告指导老师饶鲜实验一雷达测距和接收机灵敏度实验一、 实验目的1.掌握目标回波测距的方法。2.雷达回波信号能量变化对接收机输出的信号的幅度(包络)的影响。3.掌握切线灵敏度的定义。二、 实验内容1.距离测量。雷达工作时,发射机经天线向指定空间发射一串重复周期的高频脉冲。如果在电磁波传播的路径上有目标存在,那么雷达可以接收到由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由于回波信号往返于雷达和目标之间,它将滞后于发射脉冲一个时间rt 。如图 3.1 示电磁波以光速传播,设目标的距离是R ,则传播的距离为光速乘以时间间隔,即rtCR2,可得rtCR2。2. 切线灵敏度。在某一输入脉冲功率电平的作用下,雷达接收机输出端脉冲与噪声叠加后信号的底部与基线噪声(只有接收机内噪声)的顶部 在 一 条 直 线 上(相切),则称此输入脉冲信号功率为切线信号灵敏度TSSP。对于单脉冲雷达信号,则有RAPTSS/212(3-1)其中, A 是输入信号的幅度,R 为接收机内阻。本实验仪接收机内阻为50 欧姆。rt回波tt图 3.1 雷达测距图 3.2 切线灵敏度mUnU发射脉冲三、 实验数据信号时延: T=52μs 信号衰减值: 95 % 切线灵敏度: PTSS= 噪声电压峰值:噪声最大值:四、 思考题1.根据记录回波的时延,计算目标回波距离。答:目标回波时延:,根据公式计算得回波距离R=7.8km 。2.距离分辨率为多少?答:距离分辨率()2cncdrv≈B12c,实验测得目标回波脉冲宽度为 240ns,代入距离分辨率公式得到cr 约为 36m。3.目标回波输入信号的幅度改变,示波器输出信号有何变化?答:由前面数据整理的表格可以看出,目标回波输入信号的幅度衰减越来越大时,示波器输出信号幅度越来越小。4.雷达的切线灵敏度是多少?答:接收机灵敏度为:。5.基线噪声电压峰值nU和满足切线灵敏度条件下有信号处输出噪声的峰值mU是否相同?为什么?答:基线电压峰值nU小于满足切线灵敏度条件下有信号处输出噪声的峰值mU,因为nU只是接收机内噪声而mU不仅包含接受机内噪声还包含外界干扰噪声所以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