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认知语言学读书笔记

认知语言学读书笔记_第1页
1/17
认知语言学读书笔记_第2页
2/17
认知语言学读书笔记_第3页
3/17
认知语言学王寅 读书笔记第一、二章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1. 认知语言学是解释性的。2. 语言是认知的高级阶段。3. 一元论,经验论,体验,与环境的交互而产生认知,非先天。4. 认知语义观继承“意义是抽象的”,摈弃“镜像反应”,强调认知加工。5. 两代认知科学比较第一代:乔姆斯基天赋论,语言来自遗传,独立于人脑。客观主义,二元论。心理学基础:用计算机研究心智语言,信息加工处理。语言观:天赋观,自治观。句法是心智的生成部分,和语义无关。符号与意义是任意的。第二代:心智后天发展习得,体验哲学概念基于身体,隐喻思维。心理学基础:否定信息加工,接受了结构论,互动论,连通论(神经元,权重和关联)。智力成长:适应(同化+顺化) +组织。平衡 -不平衡 -平衡。语言观:体验论,互动论。句法由语义决定。语言非先天。象似性。6. The meaning of a word is an accumulation of former applications of a word to refer to specific things meant.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其先前指称特定事物用法的积累。 因此一个词会有许多不同的可能用法,这些用法就形成了一个“义域” area of meaning。只能通过情景理解。而情景就像光圈聚焦,只突出一个意义,其他淡去。第三、四章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一.范畴与范畴化1.范畴,概念,意义(三位一体)范畴:人们在互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应,是由一些通常聚集在一起的属性所构成的“完型”概念构成的。概念:人类的认知基于体验,始于范畴化,先获得范畴,形成概念,概念体系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 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思维形式的最基本单位。范畴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意义)形成的过程。意义:与概念通用。PS.语义:概念(意义)在语言层面上的反映。2. 范畴化:使得同一范畴内部诸成员的相似性最大化,不同范畴的相似性最小化。二.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1.经典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ies/ logical view of categorization范畴用特征束( the cluster/ checklist of features)或者一组充要条件( a set of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来定义。范畴边界是明确的,没有模糊性,两分法( all-or-nothing membership);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相等的,没有核心和边缘之分。先验的猜想(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认知语言学读书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