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们的导师, 在他们走歪路的时候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孩子,书无疑是最好的老师。读书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我认为人不能仅满足于学会知识,而应该用所学的知识审视自己,反躬自问, 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所以,我总是尽力让孩子从小就与书为伴。首先,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两个孩子出生后, 我还是个学生, 理应广泛阅读大量书籍。学业结束后,我关注更多的是主妇家庭、环境问题、农业现实、团体运动,所以一直书不离手。孩子们也会翻阅一些书籍,但有时候书对于他们更像玩具,堆成城堡或小塔。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也想让孩子们知道书中的秘密。所以除了家中的书,为了让孩子看到其他的,我经常抱着或背着年幼的他们去书店,等他们稍微大一些的时候,就牵着他们的小手一个星期光顾一次。 有时只是随意浏览,有时遇到喜欢的就买下。或许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现在孩子们独自去海外旅行也会去书店转转。第二,让孩子体会读书的乐趣。我曾告诉孩子们, 书中的世界丰富多彩,有有趣的故事,悲伤的故事,冒险趣谈,还有多种多样的信息。孩子们兴趣广泛,他们特别喜欢《我们的身体怎么了》、《冒险图鉴》、《手工图鉴》,不但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可以亲手制作小玩意儿,他们觉得其乐无穷。孩子们切实体会到,读书丰富了自己, 自信感倍增, 不再畏首畏尾。在去荷兰之前,书也对他们有所帮助。两个孩子一个9 岁,一个 7 岁,为了迎接爸爸的安息年①假期 (属犹太教 )要在荷兰住一年。那时有多种关于荷兰的书,特别是《遥远的国度,临近的国度》, 读了之后, 荷兰所有的孩子在他们眼中都变成了天使,因此他们也想要去荷兰生活。另外,书中介绍了一本笑话集锦《吴先生的故事》,他们甚至因为想买这本书而去荷兰。洪元 6 岁的时候在凉台上养了一只白腰文鸟,他把《养鸟有道》看了一遍又一遍,结果那只鸟非常健康,繁殖了四代。 孩子们渐渐明白了书是知识的宝库,当他们查找信息的时候,就会把可能涉及的书籍全部翻出来阅读。即使旅行的时候也不忘随身带上一本书,书成了他们在漫长的徒步旅行中坚持下去的力量。第三,让孩子接触丰富的书籍,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从封面、内容到形式,不加局限,让孩子们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我选择的书品种五花八门:手掌大的小书、 图纸一般的大书、折叠书、工具书,打开书橱,我会挑一两本又长又宽的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