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七上—《论语》十则一、文学常识《论语》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 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二、重点字词【重点词语】时习:时常复习说:同“悦”,愉快。知:了解愠:生气,发怒。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谋:办事忠:尽心竭力交:交往信:诚实,真诚传:老师传授的知识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可以凭借罔:迷惑。殆:有害诲:教导女:同“汝”,你是:这知:同“智”,聪明。思:想,想要齐:看齐省:反省士:读书人弘毅:刚强,勇毅仁:实现仁已:停止然:这凋:凋谢可以:能够行:奉行其:大概,也许恕:恕道欲:想要的勿:不要施:施加【一词多义】1.而: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表顺承②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但是,却③ 任重而道远。——表并列:④ 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2.焉:① 见贤思齐焉,——语气助词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之”,在其中。3.其:① 其恕乎。——大概,也许,表猜测。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其中的、自己的。4.之:①知之为知之。——代词: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代词:它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代词:它②故时有物外之趣。——助词:的③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5.为: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②可以为师矣。——动词:做,当。③仁以为己任。——动作:当作三、内容要点【文意概括】《论语》十则分别选自《论语》中的《学而》、《为政》、 《公治长》、 《述而》、 《雍也》、 《子罕》、《卫灵公》几篇,讲的是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的修养。【重点问题】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4.阐述正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