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可行性研究是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的一门科学。 70 年代被介绍到中国, 80 年代才被我国正式采用。可行性研究这种方法最早出现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方法发展迅速,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扩大到很多领域,范围十分广泛,目前己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可行性研究己相当普遍。不管其是新建企业还是老企业改扩建,都要先做可行性研究,然后再决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还编制了《工业可行性研究手册》,作为有关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展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的参考依据。目前,可行性研究在我国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凡未做可行性研究的投资项目国家一律不予立项,银行一律不予贷款。 尤其是国外引进项目必须由国家指定的大型项目咨询机构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工作。1983 年 2月国家计委颁发《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1987 年国家计委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并于1993 年发布了修订的第二版。所有这一切,都使得中国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工作逐步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在基本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不少失误。据有关专家估计,建国以来,我国的建设项目由于投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达千亿元以上。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项目投资之前没有进行严谨的、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但经济效益差,投资效益不高仍然是投资建设领域的主要问题,在注意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的提高, 加强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必须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为投资者、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历年来,在技术改造投资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如:银行对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增幅比对基建要低得多, 制约了技改项目的实施 ;技改投资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1982 年 1 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对现有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的决定》,决定指出 : “今后扩大再生产, 主要应该依靠技术改造, 充分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这是争取我国财政经济根本好转,促进现有企业现代化,把整个国民经济逐步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来,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战略措施。”从此,技术改造投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