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结核病防控2020年11月11日一、结核病临床特征结核病定义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人体许多脏器可以发生结核病,如肺脏、肾脏、骨骼、胃肠道、脑膜等脏器,以肺结核病(pulmonary)最常见。肺结核症状主要症状凡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或痰中有血丝,具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肺结核症状其他症状胸闷、胸痛、乏力、体重减轻、消瘦肺结核流行过程传染源排菌的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传播、尘埃传播、气溶胶传播易感人群人对结核菌普遍易感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可能传染10-15人结核分枝杆菌传染途径:空气咳嗽喷嚏交谈唱歌包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小粒子可飘浮於空气中长达数小时肺结核传播示意图感染与发病感染了结核杆菌者并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感染结核杆菌后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侵入人体的菌量及机体的免疫力。一般被感染者中10%的人可能发病。二、结核病疫情概况疫情概况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占全人群1/4;全球新发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全球平均发病率为130/10万;全球估算结核病死亡数约为124万,死亡率为16/10万;中国估算结核病新发患者数为86.6万,估算结核病发病率为61/10万;中国结核病死亡数为3.7万,死亡率为2.6/10万。数据来源:《2019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我国结核病流行特点高感染率:全国约有1/3人感染结核菌,人口密集地区感染率高。高患病率: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459/10万。高耐药率:初治耐药率为35.16%,耐多药率为5.7l%。农村疫情高于城市。西部疫情>中部>东部。低递减率:2010-2000年涂阳肺结核的年递降率为0.2%。学校结核病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仍然位居学生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的前列学校结核病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学生患者因担心误学而隐瞒病情自报职业为学生的全国总共为3.4万年龄在6岁到19岁的人数为5万人年龄在20-24岁的人数为7.5万人估计还有1/3-1/2的学生患者并未自报为学生学校结核病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老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普及还不够三、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处置依据2016年6月22日,省卫计委、省教育厅办公室联合下发了《江苏省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工作规范》(苏卫办疾控[2016]7号)2017年6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2017版)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7]22号)控制的基本思路将结核病筛查纳入学校入学的健康体检项目——把好入口通过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加强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加强营养和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等——减少患者发生通过落实学生健康体检、晨检以及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等——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处理好散发疫情——防止爆发疫情出现处理好暴发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疾控中心对疫情处置给予具体技术指导,协调学校和定点医院工作;学校建立疫情控制组织领导机制,明确专人负责,组织密接筛查,落实确诊病例休复学管理,环境卫生消毒,家长沟通等防控措施;定点医院实施密切接触者筛查,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诊疗,开具复学证明等工作。学校结核病疫情分类散发疫情:是指一所学校的同一办学点在一个学期内发生3例以下肺结核病例(包括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下同)。聚集性疫情:是指一所学校的同一办学点在一个学期内发生3例及以上、10例以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肺结核病例,或者发生3例及以上无流行病学关联的肺结核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一所学校的同一办学点在一个学期内发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肺结核病例,或者出现结核病死亡病例。病例报告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校医院(卫生所或医务所)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24小时内向辖区疾控中心报送报告卡;按照规范填写好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肺结核患者推介/转诊单,将患者转诊至定点结核病诊疗机构就诊;密切追踪转诊后的到位情况以及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最后诊断结果。休学标准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