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训练图像交换沟通系统转自:一、写在前边的话一提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往往使人想到的就是教孩子发音说话,学会用言语交流。而对于那些长期没有口语能力的孤独症儿童,则很少想到利用代偿手段来积极地帮助他学会与人交流。其实,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应以改善交流障碍的实用能力为目的,而不仅仅是学发音说话。在人类交际中,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固然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但是我们也知道,表达思想还有其他手段,这就是非言语交流。根据研究,人们谈话时只有的信息是由言语传递的,其他的信息则是由非言语交流方式传递的。非言语交流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技能,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加强,从而来补偿由于口语的缺损带来的交流障碍,如聋人利用手势语这种替代手段来表达、沟通。除了利用手势语这种手段,言语障碍患者还可以通过画图来交流,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流通方式,但至今仍然很有用。沟通板和沟通册也常被用于沟通训练中。沟通板由常用的文字加图或标志等组成,患者通过指的动作表明自己的意图,甚至可以进行交谈。沟通册是言语障碍患者随身携带的一种沟通工具,沟通册中有患者本人及家属和周围相关人员的照片,还有能表明活动、地点等的照片或图画。如有文字能力,则只需在沟通册上用文字表达即可。沟通册不仅对言语障碍患者有帮助,就是正常的人在与不同语种的人交流时也常用此法。八十年代末,在北美提出了一种辅助交流法的教育方法,此法也是一种言语替代法,年代已风靡北美。所谓辅助交流法就是利用计算机或字母板来帮助那些口语及书写表达很困难的患者与人沟通。患者通过训练,就可以在计算机上打出字母或用手指在字母板上指出一个字母,来表达他的意思。帮助言语交流障碍患者掌握其他的言语替代手段来进行沟通的方法是很多的。在孤独症儿童的沟通训练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适合儿童需要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对于没有口语,或经长期训练仍未发展出口语的孤独症儿童,就应考虑用非言语的手段和人沟通。当然要使孤独症儿童通过学习并获得一种替代言语的代偿交流手段也并非易事,需要训练者刻意去教。本文就具体介绍一下图像交换沟通系统。二、什么是图像交换沟通系统图像交换沟通系统简写为,它是在美国德纳瓦州自闭症学习计划中提出来的。此方法最初的应适对象是孤独症和那些不能以言语作社交沟通的学龄前儿童。以后,经过修改,更进一步应用到不同年龄而有言语沟通障碍人士身上。图像交换沟通系统由训练者可视性媒介图卡、文字、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