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灿若寒星附 4 土壤的形成学习目标: 1. 观察、了解土壤的构成及特点。2. 掌握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3. 理解土壤的功能及常见的养护措施。[ 自 主 预 习· 探新 知] 一、观察土壤1.土壤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2.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3.野外观察内容:(1) 土壤颜色:如黑土、红壤等是以颜色来命名的。(2) 土壤质地: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所占的相比比例,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①砂土:通气透水性强,保肥性能弱,易耕作。②壤土: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③黏土:通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3) 土壤的剖面构造自然土壤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耕作土壤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二、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1.成土母质: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2.生物: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为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表层富集。3.气候: (1) 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2) 气候的分布规律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4.地貌:多方面影响土壤的发育。5.时间: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6.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深刻。[ 特别提醒 ](1) 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2) 湿地地区的土壤发育快,但往往比较贫瘠。********灿若寒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灿若寒星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1) 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 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3) 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4) 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自然资源。2.利用与保护(1) 对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进行改良或改造。(2) 对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自主诊断 ] 1.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都是自然土壤。( ) 2.黄土高原的土壤名称是黄土。( ) 3.耕作土壤没有有机层。( ) 4.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 5.亚马孙雨林中因植被茂密而土壤肥沃。( ) 6.山区的壤土多出现于山顶处。( ) 7.农业耕作中休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土壤的肥力。( ) 【提示】1. ×我们在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多属于耕作土壤。2.×一些土壤是用土壤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