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谈中医传承与创新

谈中医传承与创新_第1页
1/15
谈中医传承与创新_第2页
2/15
谈中医传承与创新_第3页
3/15
把握本质谈中医传承和创新?浏览: 387 ?| ?更新: 2014-06-05 15:30 中医的科学性、 经验性、 文化性与中医传承息息相关,中医人必须牢牢把握关乎中医本质的核心内容, 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 把握对于古圣先贤、 当代名医名师、自己个人三种经验的学习积累, 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积累涤清中医学习之路。今时之中医不仅要有坐堂行医的本事,还应具备创新发展学科的信念和能力。当我们的中医人视野更宽、 思维更广的时候, 不仅是给予了自己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也同样是为我们的中医学科开启了一扇扇发展之门。产业化意味着一门学科的知识、 产品具备了更为广阔的服务天地, 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产业化事业应当是我们实现理论创新、科研创新、 文化创新、 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 可以说,产业化的现实意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创新的高度和前途。基于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的中医传承中医的科学性、 经验性、 文化性与中医传承息息相关,中医人必须牢牢把握关乎中医本质的核心内容, 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 把握对于古圣先贤、 当代名医名师、自己个人三种经验的学习积累, 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积累涤清中医学习之路。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念中医作为一门有理有据且有用的学科,是符合科学的, 其具有的是独特的中国科学思维。而中医人传承的难点和关键点就在于能否树立正确的中医科学观。无数前辈学者在谈到中医传承的问题时无一例外地会强调中医思维的培养。中医思维正是中医科学观的意识思维体现。没有形成正确的中医科学观念, 造成越来越多的中医学子对于中医学理论的掌握仅限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使越来越多的中医从业人员在诊断疾患和处判针药的过程中,因为不会运用中医思维而走上了“过分的依赖医学检验结果”和“机械刻板的依据病名开药”的不归路,大大有悖于中医的根本理念。中医科学观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始终不脱离事物的形象系统, 再辅以抽象思维进行归纳演义; 现代科学观, 则是以逻辑思维为主导方式,必须充分建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基础之上进行推断。而当代中医学子主要是接受现代科学思维教育成长起来, 因为早期日常所接触到的都是具有现代思维的事物,也因此习惯于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思考。 正是中医理论的科学观念与现代学子所习惯的现代科学观念的不一致造成了中医药学子们在学习上的困难性,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们学习中医的信心。中医科学观的产生,离不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谈中医传承与创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