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虚拟现实的科普游戏设计基于虚拟现实的科普游戏设计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传统平面媒体的科普教育效果不佳,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年轻用户的视听需求。基于虚拟现实的科普游戏案例,可将虚拟现实与游戏的媒体优势合二为一。本讨论采纳野外求生作为科普教育案例的内容题材,基于Mihalyi Csikszentmihalyi 的心流理论,设计开发基于虚拟现实的科普游戏案例。游戏案例的设计包含游戏概念原型设定、游戏背景设定、游戏剧情设计、游戏任务设计、游戏关卡设计,形成游戏性与教育性的融合样式,并通过游戏平衡技巧维持用户学习动机,以及设计合理的游戏交互机制引导用户快速融入沉醉。游戏案例的开发采纳 3dsMax 进行三维建模,Unity 引擎进行虚拟现实开发,构建支持 Web 等多个平台的游戏应用,为科普教育在网络宣传等方面提供一种设计范式。 关键词:虚拟现实;科普游戏;Unity;沉醉;动机维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XX)10-0092-05 一、引言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科普意识薄弱,体现在對微信朋友圈等社区中传播谣言的轻信,网络的快速转发率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科普教育亟待加强。作为信息时代的年轻用户,更需要普及科学意识。然而,目前对于科普教育的传播仍然停留于平面载体,如社区公告亭张贴、宣传单分发等,缺乏立体化的现场感染力,实际效果不理想。众所周知,游戏是一种深受全年龄段用户喜爱的媒体,而虚拟现实技术则让游戏沉醉体验再获提升,应用其媒体视听优势有望加强科普教育的教学效果。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 VR)概念上世纪 80 年代由美国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Jaron Lanier 所提出,指的是由计算机构建的对真实世界或现象的模拟。随着Oculus Rift 等消费级虚拟现实设备的推出,虚拟现实重新成为市场的关注热点,Facebook、三星、SONY 等大型科技公司大力研发虚拟现实应用,尤其是虚拟现实游戏,20XX 年由此被称为“虚拟现实元年”。目前,虚拟现实已经被应用于教育、培训、文化等领域,如教育平台 Unimersiv 设计了罗马竞技场、乘坐宇宙飞船探究太阳系等虚拟现实案例,通过沉醉感教学将最枯燥的课题变得生动,获得良好反响[1]。根据 Digi-Capital 预测,虚拟现实软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1500 亿美元,未来 5 年将实现超高速增长,虚拟现实依托移动互联网等优势呈现巨大进展潜力[2]。基于上述背景,本讨论以野外求生作为科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