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深线客专()可动心轨道岔结构病害整治―、尖轨部分㈠位移不足病害病害表现:尖轨-枕范围内,道岔来回操动后出现小轨距,尤其在枕前后范围最为突出的情况,但是运用撬棍扳动或者脚踢均能明显改善。原因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尖跟支距不良、滚轮尺寸不达标作用不良、尖轨底部与滑床板有卡阻、框架尺寸超标、尖轨硬弯或者尖轨后部出厂前预弯不足,另外就是尖轨三动电务扳动力过小、导致尖轨不密贴离缝。整治方法:、检查整治尖跟支距。直尖轨侧()()及・枕中间()支距(用卡尺或者钢卷尺检查两根钢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括号内的标准值。如果不符合,尤其是处不能大,一般以略小〜为宜;处不能小,可以略大〜,同样-枕中间支距也是宜大不宜小。关键是要通过这两个扣件作用点,形成尖轨靠向基本轨的趋势,减缓尖轨靠向道心的趋势,以达到减少和改善位移不足的病害。整治方法:通过调整弹条扣件铁轨距块使支距达标和优化,然后通过调整硫化垫板下的缓冲轨距块将破环的轨距还原、达标。、检查整治尖轨轨底卡阻情况。特别重点检查尖轨后部(■枕)是否存在底部与滑床板是否有卡阻迹象,滑床板磨耗、明显发亮。整治方法:在尖跟枕轨下基本胶垫上部垫-的垫片,抬高尖轨以达到改善卡阻现象。、检查整治尖轨滚轮。检查尖轨转辙部分滚轮状态,尤其是尖轨二动〜尖轨跟范围的滚轮,是否与标准一致。整治方法:如果不符合标准,运用专用工具进行调整,并来回操动道岔进行调试确认效果。一般情况,通过以上-项步骤均能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检查整治三动密贴。如果不密贴、轨距偏小,而且电务钩头有调整空间必须进行调整。整治方法:如果电务钩头明显有调整加片的空间,就要和电务沟通调整。特别注意:电务尖轨第三动位置转辙机的最大扳动力标准为,因此可以联系电务要求其带扳动力测试仪,检测其扳动力情况:如果距离最大扳动力标准还有足够空间就可以加片,而不是简单用脚踢、锤敲看沟头很紧就判断不能加片,应该以测试仪器数据来判断。另外:尖轨第一、第二转辙机处扳最大动力标准分别为、。、检查整治尖轨-动范围框架尺寸和电务三个转辙机处的动程。检查二、三动尖轨密贴情况和尖轨-动范围框架尺寸,防止尖轨尖端〜二动范围由于框架尺寸偏小、尖轨前部提前密贴到位,导致尖轨后部无法靠贴了;另外,电务动程不符合标准,也会影响尖轨密贴状况。整治方法:将尖轨框架尺寸按照标准达标,前提是将外直股方向拨正达标,再按照标准把每根轨枕的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