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本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20xx 年 4 月 11 日至 4 月 14 日,本人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前往四川的培训小组。在为期四天的培训中,无论是倾听龚雄飞院长的以“学本式”课堂为主题的专题报告,还是去参观以“制造教育”为办学特色的重庆巴蜀小学,或者是参观“课程整合”改革进行的比较彻底的重庆谢家湾小学等相关内容。我都感触颇深,不得不说是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粗略地谈谈我的收获。 假如说去年的广州“升本教育”之行,让我树立了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注意在平常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模式。那么,在本次的四川“学本教育”之行后,我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知道关注在“小组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合作学习”中容易出错的许多具体细节问题。比如老师应该如何设置需要课堂问题,如何去判定这个问题是否需要小组合作。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及通过小组合作,如何保证不同基础的学生全部学会。 由此,结合本人教学中相关问题,引出以下思考: 一、备课时,避开把“学案”备成“同步练习题“模式。 龚雄飞院长说,我们老师平常上公开课前,总是有种误区,也往往会下发三样 东西:教案、学案、同步习题。他建议“教案“之说法应该消逝,我们老师只是需要备一份”教学设计“。备课的关键是,我们要备学生怎么学,即把学生怎么去学每项内容的学习方法都背出来。比如,我们呈现一个数字问题,让每组学生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假如老师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基本上是每第 2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组的每位学生汇报下自己的方法结束。但是,假如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备出细节,有明确指令,比如让小组长主持,询问三个问题:”每个人说说你们怎么找出来的?”、”我们小组的共同意见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通过这三个问题,每组的每个学生不仅学会了别人的方法,并且会将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做出对比,达到意见整合,形成共同观点。由此,我将在之后的备课中,要刻意关注去备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避开让学生“假合作”,进行真正有效的“真合作” 第一,我们老师提的问题,设计的问题是“难度适中“的问题,它刚刚超出了个体能独立解决的范围,真正需要小组谈论,集中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的问题,龚院长说才是需要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