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玻璃钢沼气池可行性报告 一:前景分析 中央 2004 年 1 号文件把农村沼气池列入农村重点发展的六小工程之一,2006 年月 5 日温总理在十届四次人大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又强调今年要扎实推进社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并于2006 年中央财政拨款 3397 亿元,主要用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饮水、沼气池、电网、电信等方面的建设。其中,国家以把农村沼气池的建设列为重点发展项目,这一政策性的举措,使得我国各地兴起了建造沼气池的新高潮。2009 年国家为拉动农村消费,支持三农发展,更是增加了 30 亿元来加大农村沼气发展的力度。 1、社会效应 专家们认为,21 世纪沼气在农村之所以能够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比拟的特点,特别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这些特点就更为显著了。首先,沼气能源在我国农村分布广泛,潜力很大,凡是有生物的地方都有可能获得制取沼气的原料,所以沼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其次,可以就地取材,节省开支。 发展沼气是发展农村新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实选择。通过发展沼气, 充分利用了农民生产生活和小规模养殖中产生的秸秆、粪便等废弃物,为农民生 产生活提供了清洁、安全、高效能源。沼气的应用把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从 脏累的厨房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受烟熏火燎之苦。据专家测算,一口 8~10 立方米的沼气罐,全年产沼气 380~450立方米,可解决 3~5 口人的农户 10~212 个月的生活燃料,节煤 2000 公斤,节电 200 度左右,“过去做饭满屋烟,如今生火拧开关”是农民对沼气新能源效益的真实而生动的描述。 2、生态效应 沼气可用作生活燃料、照明,沼气发酵残留物可用作饲料、肥料、浸种剂等,农民建沼气池后,解决了农业生产生活中燃料、饲料和肥料的“三料”矛盾,一 举多得,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成本。据粗略测算,一个 8~10 立方米的沼气罐可满足一家 3~5 口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每年经济效益可达 1500 元以上。发展沼气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解决了农民生活燃料,无需再上山砍柴,缓解了农村生活能源,每年至少可节约薪柴 2 吨,相当于封育了 4 亩山林,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防治水土流失。无论山上、山下种林栽果,还是林间、果园发展树下经济,无疑都保护和建了生态环境。同时,树下发展牧草直接带动舍饲圈养,减少了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