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比中的审美张力对比中的审美张力 摘要《雨夕》是萧乾的代表作,小说以儿童视角叙述了一个农村女性的悲惨遭遇,对比是《雨夕》结构中突出的叙事技巧,有儿童叙述视角与成人叙述视角的对比、儿童感性世界与成人理性世界的对比、人物内外表里的对比等等,在对比中彰显了人生的悲苦和炎凉的世态,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 关键词儿童成人对比 萧乾是一位有着鲜亮创作个性和独特风格的现代作家,他的小说擅长使用儿童的眼光来展示穷人的艰辛、人生的悲苦和炎凉的世态,正如刘西渭所评:“萧乾先生站在弱者群里”《雨夕》就是一个以儿童“我”为叙述主体的作品,通过“我”在一个雨夕的所见所闻,叙述了一个农村女性的悲惨遭遇。为了彰显主题,小说大量使用了对比,比如儿童叙述视角与成人叙述视角的对比、儿童感性世界与成人理性世界的对比、人物内外表里的对比等等,对比是《雨夕》结构中突出的叙事技巧。 在小说技巧中,叙述者所站角度对故事的处理起支配作用,也就是说观察点不同,视野和结论也会不同,即便对同一事件的认知也会大异其趣。《雨夕》以儿童叙述视角为主,儿童叙述视角指的是以儿童的思维、心智去观察世界、叙述故事,由于儿童的年龄阅历尚处在幼稚阶段,是以感性的思维去看待世相的,观察的角度不同,表现出与成人世界不同的内容和感受。《雨夕》一开始说避雨是浪漫的。虽说乌云聚集那“无名的气”、“狞笑的黑云”、“沉重冰凉的雨点”。似乎毫无浪漫可言,然而一旦避雨之地出现,雨就一下子变成了美景与浪漫,发生在避雨时的才子佳人故事更是让人浮想联翩。这里小说讲述的显然是常人的避雨经验,使用的是成人叙述视角。但随即笔锋一转,换成了回溯性儿童视角,讲了一个儿时并不浪漫的故事:“我”与同伴由于贪玩赶上了雨,于是就跑到庄稼地里的一个磨棚里避雨,得到抽着烟斗的长工的默许,而一个狼狈不堪急切需要躲雨的女子却遭到了拒绝。 托多罗夫认为“视点问题具有头等重要性确是事实,在文学方面,我们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要讨论的从来不是原始的事实或事件,而是以某种方式被描写出来的事实或事件。从两个不同的视点观察同一个事实就会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事实”。作为孩子的“我”所看到的是那对缠成粽子形的脚已全然成为泥的了,毛蓝裤子也湿成了紫黑,白的小褂为雨浸得几乎看得见里面颤抖着的肉,由她臀部上的泥迹可知这女人在雨中曾跌了多么重的跟头:“我”所作出的反应是为多了一个雨伴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