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类供货服务方案 采购产品质量控制 (1)进货检验 按《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2)采购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标识 按《产品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控制程序》和《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3)信息反馈 公司各有关部门按照《质量信息管理程序》进行采购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反馈,必要时对分供方提出改进建议。 5.1.3 供方的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是以质量为链条,通过供方——组织——顾客的良性化运作,来达成提高各物料流程的产品质量,供方做为组织产品实现的前道工序,从重视相应的质量控制,来达到质量良性互动的目标。供方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1)供方应本着对自己利益、信誉等负责的理念来对自身的产品质量实施有效的控制; (2)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应由第三方认证来提高自身的市场诚信度; (3)供方的产品质量必须进行自身的检验与测量,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的转移和出厂; (4)对需方提出的质量异议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供方内部也应建立相应的质量问责运行体系; (5)与需方尽可能多的达成信息资源和技术资源共享,以便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 (6)供方应不断完善质量承诺制,在对自身施加压力的同时来营造良好的质量氛围。 5.1.4 与采购有关人员的控制 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一方面需要供方的诚信经营,另一方面需要对采购有关人员实施有效控制,由于采购有关人员的失误常常会给需方带来不可挽回的产品质量损失。对与采购有关人员控制的关键点: (1)建立健全有效的约束制衡控制体系,供方的评价与选择采取相关方评价与阳光式招标的模式,防止暗箱操作; (2)完善质量定期问责制,对因采购产品连锁引发的质量问题进行追溯,对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对相关人员实行管理绩效连带考核; (3)对供方的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定期进行使用效果评价,提前采取预防性的措施,以便防止因与采购人员人为因素而影 响 产品质量; (4)对采购有关人员实行末 尾 淘 汰 制,每 年 按10%进行淘 汰 ,并 实行质量一票 否 决 制; (5)不定期对采购有关的人员进行培 训 ,以便提高 其 综 合素质,防止因人为因素而影 响 采购成本 。5.1.5 产品质量管理 (1)产品标准管理 ①所经营的产品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 ②产品的质量特征表现明显,绝对保证性能可靠,安全稳定有效 ③对出厂时的检验报告数据不详、产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