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分度号为 K) 该种热电偶的正极为含铬10%的镍铬合金(KP),负极为含硅 3%的镍硅合金(KN)。它的负极亲磁,依据此特性,用磁铁可以很方便地鉴别出热电偶的正负极。它的特点是,使用温度范围宽,高温下性能稳定,热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价格便宜,因此,它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热电偶。 K型热电偶适于在氧化性及惰性气氛中连续使用。短期使用温度为1200℃,长期使用温度为 1000℃。经过选择后优质 K型热电偶可以作为标准,用以分度工作用镍铬-镍硅等贱金属热电偶。在这种热电偶的两极添加金属钇及镁等元素,抗氧化性能可进一步提高,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 1300℃。为了充分发挥贱金属价格便宜的优点,在同一测温场所中,可多安装几支热电偶,利用其灵敏度高和热电特性近似线性的特点,达到准确测量的目的。 我国已经基本上用镍铬—镍硅热电偶取代了镍铬—镍铝热电偶。国外仍然使用镍铬—镍铝热电偶。两种热电偶的化学成分虽然不同,但其热电特性相同,使用同一分度表。 K型热电偶是抗氧化性较强的贱金属热电偶。不适宜在真空、含碳、含硫气氛及氧化与还原交替的气氛下裸丝使用。当氧分压较低时,镍铬极中的铬将则优氧化(也称绿蚀),使热电动势发生很大变化。但金属气体对其影响较小。因此,多采用金属制热电偶保护管。 K型热电偶有以下缺点: 1、热电动势的高温稳定性较 N型热电偶及贵金属热电偶差。在较高温度下,往往因氧化而损坏。在氧化性气氛中,直径 3.2mm的 K型热电偶,在1100℃,1200℃下经 650h左右,均超过 0.75级允许误差;但 N型热电偶在相同条件下,经过 1000h,其热电动势的最大变化为 96.6μ V(2.6℃)。在1250℃下经过 1000h后仍未超差。 2、在 250~550℃范围内短期热循环稳定性不好,即使在同一温度点上,在升降温过程中其热电动势值也不一样,其差值可达 2~5℃。 3、K型热电偶的负极,在 150~200℃范围内要发生磁性转变,致使在室温至 230℃范围内,分度值往往偏离分度表,尤其在磁场中使用时,常出现与时间无关的热电动势干扰。 4、长期处于高通量中子流辐照的环境下,由于负极中的 Mn,Co等元素发生蜕变,使其稳定性欠佳,导致热电动势发生较大变化。 K型热电偶的分度号以前为 EU-2,现为 K。 K型热电偶丝推荐使用温度范围: 直 径(mm) 长期使用最高温度(℃) 短期使用最高温度(℃) 0.3 700 800 0.5 800 900 0.8 1.0 900 1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