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二年级教科书培训会一、开幕式介绍领导:早上好!表示感谢。教材是课程的物化形态,是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教师对教材的熟悉理解运用的水平,很大程度的决定了教学的效果。老师们需了解教材特色,理念,将相关信息带回去,为顺利开展二年级教学做好准备。第一,既要着眼整体,又要关注细节。注意温儒敏先生的一系列论述,在研读的时候要在全局中把握内容,这比较方便我们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关注细节,每一篇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甚至图画,不起眼的细微之处都有新信息。第二,把握教材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分析单元的组成,把握单元内容的联系,各个板块之间的联系。课文与课文,课文与园地的关联。把握不同年段,不同册次的纵向联系。发现规律和梯度。以阅读为例,前后有什么关联性。同样讲故事,一二年级有什么递进性。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素养。大体的系列和梯度要注意。第三,教材是教学重要的依据。语文课本几乎全是范例。要教得好,老师要善于运用。叶老的教材只是个例子,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式。科学处理,灵活驾驭,将教材当成开发资源的重要凭借。比如,我们每册只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课,这是不可能达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目的的。老师要开发更多更丰富的资源。新教材的新不是对旧的革新,而是守正创新。具体的教学不是刻意创新,也不是对旧的全盘否定。第四,加强研究,巩固经验。关注关键点,如何体现识字教学的规律性,如果体现语文素养的发展梯度,如何整合课内外阅读,如何养成良好习惯,如何坚守和弘扬传统文学、文化。作为这套教材的第一批使用者,我们有很多困难,希望大家能克服。感谢!张主任:欢迎!教材的特点:这是套由专业性强,编写过硬的队伍编写的教科书。三点体会第一,坚决贯彻中央的战略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国家意识,巩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第二,深化课程改革,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核心素养是党对国家人才的系统化,应该培养学生的终身素养和要求,要融合到各个学科。第三、立足国情,放眼未来中国教育要符合中国国情,教育的内容要引导广大青少年认同中国的文化和传统,深化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在全球化的时代,教材要符合国家意志和意识。二、教材培训二上教材培训二年级上册责任编辑二上教材在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地区先行使用。从一纲多本到使用统编教材,这是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出示,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