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判断题1. 2015 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 具有重要纪念意义、 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作为文物受到法律保护。B. 错2. 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既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也受到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驱动; 既有被动开放的外力刺激, 也有社会变革的内力推进, 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A. 对3. 穿斗和抬梁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普遍运用的木结构技术,在皖南、江浙、江西一代民居中,多在山墙边贴用抬梁式,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采用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B. 错4.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制定的不可移动文物年代标准中明确近现代文物年代自公元 1840 年至当代,因此被核定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文物建筑和构筑物其建造年代应晚于 1840 年。B. 错5. 砂浆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对砌体强度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实验和经验都证明:砂浆越弱,在砌体中个别砖石内出现裂缝的时间越早,也越易发生破坏。A. 对6. 粘土砖坯在氧化气氛中焙烧出窑,则制成红砖。 若在烧成后, 再经浇水闷窑,即可制成青砖。红砖一般比青砖、耐碱和耐久。B. 错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工程中现状勘察的勘察结论是指,在测绘、探查、检测、调查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对文物形制、年代、价值、环境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文物保存现状描述和保护修缮工程措施B. 错8.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影响信息测定目标物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的一种测量技术。A. 对9. 近景摄影测量包括近景摄影和图像处理两个过程。A. 对10.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历史沿革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历史、结构历史及人文历史。A. 对11.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砖石砌体局部松动、开裂严重甚至濒临坍塌的部分,不适合局部拆砌维修,应该增添加固构件。B. 错12. 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的砖石建筑维修中,对砌筑的墙面进行憎水保护有助于消除清水砖墙的泛碱现象。A. 对13. 对于近现代砖石结构的文物建筑,在制定维修加固措施时, 应尽量保持其原受力体系, 尽可能不扰动原结构的应力平衡状态,不增加较强的约束而损伤原结构。A 对1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砖木混合结构建筑的非承重墙(围护墙)的开裂通常是由靠墙的承重木构架发生变形引起的与基础的不均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