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周原二中高效课堂九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22 使用时间: 2012-12 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编制人:姜兴礼审核人:包科领导:使用方法及说明: 1.注重朗读,在扫清生字词读音的基础上熟练朗读课文;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疏通文意;3.文章故事性强,可让学生在讲故事中了解人物形象;4.建议使用 2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情感目标: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 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教学难点: 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知识链接:1.《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2.邹忌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3.关于“讽谏”与“直谏”讽谏:用设喻、诙谐等方式使君主省悟自己的过失;直谏: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包括批评的意见),希望君主采纳。“讽谏”与“直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比干剖腹挖心、伍子胥赐剑自刎、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谗言,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方法。二、自主学习:自己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昳( yì )丽 朝( zhāo)服衣冠( guān) 窥( kuī )镜 期( jī )年 朝( cháo)于齐间2 / 5 ( jiàn)进三、小组合作翻译; 四、当堂检测1、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古义:“旦日”的后一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4)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今义:诽谤。(5)窥镜而自视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