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高频重点,「特殊中药处方的调剂」考点总结!(润德欢欢老师整理)大家好,我是欢欢老师!药的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所以必须谨慎对待,有些药物有大毒,用法错误或者用量过大,容易导致中毒甚至致命,接下来老师跟大家讲一下药考中容易考到的毒性药物的用法用量。罂粟壳罂粟壳也称米壳,具有敛肺止咳,涩肠,定痛的功效。用于治疗久咳,久泻,久痢,脱肛脘腹疼痛等病证。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物质,有成瘾性,临床使用时的用量一般在3~6g,且不宜常服,孕妇及儿童禁用,运动员慎用。罂粟壳是一种麻醉药品,服用的量多了会影响神经系统。罂粟壳必须凭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的淡红色麻醉药处方方可调配,应于群药中,且与群药一起调配,不可以单方发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成人一次的常用量为每天3~6g。处方保存3年备查。由于罂粟壳比较特殊,它具有成瘾性,在药考中经常有考查,出题的方式也很直白,老师标红的几个点是最容易考查大家的,含有毒性的处方要保存2年备查,但是罂粟壳的处方要保存3年,这一点要区分开。【真题再现】116.关于罂粟壳使用管理要求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有()A.处方须有麻醉药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B.需使用麻醉药专用处方方可调配C.成人一次正常用量为每天3~6gD.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E.须与群药一起调配答案:ABCE解析:这道题偷换了数字,考生们记忆不准确的话很容易就把D选项也选了,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调剂2015年版《中国药典》载有毒性药材和饮片共计83种,其中有大毒的饮片10种;有毒的饮片42种;有小毒的饮片31种,这部分内容在药考中几乎每年都有考到,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重要的药物。通常都是以A型题或者B型题的方式考查大家,这种类型的题目就比较简单,但是2018年考试难度加大了,在C型题考查大家,问法也比较婉转,考查的是毒性药的注意事项。小毒药物药物毒性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川楝子小毒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水蛭小毒1~3g孕妇禁用北豆根小毒3~9g/吴茱萸小毒2~5g。外用适量/苦杏仁小毒5~10g。生品入煎剂后下内服不宜过量猪牙皂小毒1~1.5g。多入丸散咯血、吐血者禁用大皂角小毒1~1.5g。多入丸散咳血及吐血者忌用蛇床子小毒3~10g。外用适量/两面针小毒5~10g。外用适量不能过食,忌与酸味食物同服有毒药物药物毒性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蟾酥有毒0.015~0.03g,多入丸散孕妇慎用雄黄有毒0.05~0.1g。入丸散用孕妇禁用;内服宜慎,不可久用甘遂有毒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甘草同用制川乌有毒1.5~3g。先煎、久煎孕妇慎用;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全蝎有毒3~6g孕妇禁用香加皮有毒3~6g/山豆根有毒3~6g/罂粟壳有毒3~6g孕妇、儿童禁用,运动员慎用;易成瘾,不宜常服苦楝皮有毒3~6g。外用适量孕妇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半夏有毒3~9g。内服一般炮制后使用十八反:半夏反乌头;生品内服宜慎大毒药物药物毒性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斑蝥大毒0.03~0.06g。炮制后入丸散内服慎用天仙子大毒0.06~0.6g/马钱子大毒0.3~0.6g。炮制后入丸散孕妇禁用,运动员慎用;不宜多服久服、生用红粉大毒外用适量只外用,不内服,亦不宜久用白降丹/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药捻不可内服,具有腐蚀性【重点讲解】这部分内容比较繁多,记忆起来比较难,老师建议分类记忆,把相同用量的药物一起记忆,相同注意事项的药物一起记忆,例如:不可内服的毒性药物是红粉和白降丹;咯血、吐血者禁用的毒性中药是猪牙皂和大皂角。【考试趋势】这部分内容通常都是以A型题或者B型题的方式考查大家,题型一:用法用量→药物;题型二:药物→用量;题型三:毒性→药物。这种类型的题目就比较简单,但是2018年考试难度加大了,问法也比较婉转,考查的是毒性药的注意事项。根据考试趋势,注意事项也容易被考查到,考纲上几个比较特殊的药物注意事项要重点记忆,例如两面针忌与酸味食物同服;青光眼患者禁服华山参,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华山参。【真题再现】(2017年)A.生附子B.蟾酥C.生甘遂D.红粉E.天仙子毒性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