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灵最新演讲 你说 2018-01-27 张泉灵理想岛 岛读。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鲜事物不断涌现,思维方式更迭换代,我们生活的时代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每一个追求上进的人,都会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但究竟怎样做才能消弭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呢。能给出标准答案的人不多。 在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中,原央视主持人、著名互联网投资人张泉灵,结合自身经历以及感悟,围绕这个问题,谈得很深入,岛妹读后启发颇大,特此推荐。 本文原系 1 月 20 日,张泉灵女士在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与好大夫在线联手举办的“领航者大会——暨 2018 品牌医生年度盛典”上的演讲,原刊好大夫医生端 lite。文末有演讲视频。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我前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东北人讲述自己的故乡,我读了感触挺深的。这篇文章里面,作者讲了一个案例,他说:他爷爷有一年给他打电话,特别着急,说你们俩夫妻别在北京混了,赶紧回哈尔滨吧,这儿有好事情,这儿的环卫局在招环卫工人,不是临时的,是正式的,而且给上保险,2000 多元/月,可好了。如果你不是一个东北人,可能理解不了“体制内、有保障”这六个字的魔性,也就更理解不了作者爷爷为什么会如此看中一份 2000 元/月的工作了。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后来哈尔滨招环卫工这个岗位时,报了几千人,其中 200 多人有完整本科学历,甚至还有硕士毕业生。我不知道这些硕士在走进大学校园时,甚至在完成他们硕士论文时,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竟然会去做一个环卫工。 当然,在中国政治正确的语境里边,我们还是比较强调“人人平等”,强调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实际上,不同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还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去选择走环卫工这样一条路呢。 借着这个案例,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活得特别不容易,因为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但我们内心的价值观有可能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甚至在上上一个时代。 这个故事里的爷爷,我相信他的价值观其实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他相信一个不变的体制、一个不变的单位,一个体制内可以每个月给你固定工资的人生状态是最有安全感的,他完全不知道在外面世界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面对变化的焦虑感,其实在两年前也发生在我的身上,很多媒体会问,你当着央视的主持人,为什么要去改变身份,做另外一个职业,你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我通常开玩笑说,我在央视面临这样一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