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聚焦 2016 年高考时政热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 年文综政治学科高考,从经济生活热点而言,可能要从以往重点关注“需求”转向“供给”,尤其是“供给侧改革”,而其中之一就是“结构调整”。 2015 年 11 月 10 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经济体。面向“十三五”,克难前行,完成“惊险一跃”,方能顺利地迈向复兴的彼岸。穿越经济发展“三峡”,创造新的发展奇迹,必须打开一扇门。这扇门就是结构。这是攸关民族复兴、百年梦想的抉择,是一场必须完成的自我革命。 一、何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主要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如何拉动经济增长,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 于 提 高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 所 谓 “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totalfactorproductivity)的增长,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是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从供给侧管理角度看,本质上都属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 从“三驾马车”到“供给侧改革”,这种话语变化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演变,消费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供给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