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_第1页
1/6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_第2页
2/6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_第3页
3/6
1主题: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人物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8.9-1980.9.16),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局限于自己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但到达阶段的末尾时,儿童已开始具备运用心理表象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还不完备。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和因果联系形成。皮亚杰将本阶段划分为六个分阶段1、反射练习期(出生-1 个月)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皮亚杰详细观察了婴儿吸吮动作的发展,发现吸吮反射动作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一个月内,婴儿的行为完全是反射性的,如吮吸反射和抓握反射等。无论面临什么刺激,婴儿都以少数几个反射格式进行同化。到两三个星期时,才开始出现简单的调节,如移动头部寻找奶头等。名词解释: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图式(schema),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2、习惯动作时期(1~4.5 个月)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儿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适应性的习惯,如吮吸手指、移动头部等,是婴儿主动做出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里,皮亚杰还提出了“循环反应”的概念。循环反应意指婴儿发现一个偶然的反应是有趣的,于是就重复这个反应,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在先天反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婴儿渐将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一些新的习惯。例如婴儿偶然有了一个新动作,便一再重复。如吸吮手指、手不断抓握与放开、寻找声源、用目光追随运动的物体或人等等。行为的重复和模式化表明动作正在同化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