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和教师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将会直接影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能成为好的教师。所以,教师进行理性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情绪管理的方法一、情绪管理的内涵及界定高曼(Goleman,1995)所著《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ce)》一书的面世,使 EQ 广泛受到各界的瞩目与重视,同时使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愈受到大家的肯定,甚至将 EQ 与情绪管理划上等号。根据沙洛维与梅尔(Salovey&Mayer,1990)的观点,情绪智慧一一 EQ 涵盖下列五种能力:(一) 觉察自我情绪能随时随地自我觉察自己情绪的人,即对自己了解较多的人;反之,不了解自身情绪状态的人必然沦为如柏拉图所说“感觉的奴隶”。可见只有掌控自我感觉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面对人生大事时能较好地进行抉择。(二) 妥善管理自我情绪情绪管理必须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并强调如何摆脱焦虑、怒气、灰暗或不安。当欠缺情绪管理能力时,常须与低落的情绪交战,而掌握自如的人则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接受挑战。(三)自我激励做事不是依靠外界的动力,而是靠自我激励的情绪专注于某一目标,保持高度热情,克服一时的冲动和满足,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有了这种激励情绪,工作保持高度热忱,不断提高效率。(四)觉察他人的情绪这种觉察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所谓同情心,亦即能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愈具同情心的人,愈容易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愈能觉察他人的情感状态。(五)人际关系的管理这是协调与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包括领导和组织能力,协调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能力,即通常称谓的“人缘”。二、情绪管理对教师的影响(一)情绪管理是身心健康的“护航者”目前,教师身心状况令人担忧,它实际上已成为污染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源头。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成员,面对的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其身心健康问题不仅具有单纯的个体生命的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教师心理压力导致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烦躁易怒。有些教师因为多种不顺心的事情,常常烦躁不安,有时就向学生发泄,讲课耐心不起来,动辄发火。如能在学生面前耐得住,往往就把一天中所受的窝囊气一股脑儿地向家人发泄。英国哲学家斯宾说过,生命的潮汐因乐而升,因痛苦而降如果一个人过度愤怒、焦虑、忧愁、痛苦等,就会使他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