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简史与诺贝尔化学奖1850威廉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简史与诺贝尔化学奖1850威廉_第1页
1/5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简史与诺贝尔化学奖1850威廉_第2页
2/5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简史与诺贝尔化学奖1850威廉_第3页
3/5
首页一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简史与诺贝尔化学奖威廉米(LudwigFerdinandWilhelmy,1812-1864,德国物理学家)研究在酸性条件下蔗糖分解(水解为 D-(+)-果糖和 D-(-)-果糖)的反应速率,发现反应速率正比于蔗糖和酸的浓度。古德博格(CatoMaximillianGuldberg,1836-1902,挪威数学家,理论化学家)和瓦格(PeterWaage,1833-1900,挪威化学家)给出“质量作用定律”的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反应“推动力”正比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K=[R]r[S]s/([A]a[B]b)其中,a,b,r,s 分别为化学反应 A+B=R+S 的整比系数。因此,前向反应速率正比于[A]a[B]b,而后向反应速率整比于[R]r[S]s。Harcourt 和 Esson(英)分析了 H2O2和 HI、KMnO4和(COOH)2的反应。他们写出了相应的微1865分方程,通过积分得到浓度-时间关系。他们也提出了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式 k=ATC范特霍夫(JacobusHenricusvan'tHoff,1852-1911,荷兰物理化学家。提出碳原子价键的空 间 结 构 学 说 ; 提 出 稀 溶 液 理 论 。 ) 的 《 化 学 动 力 学 研 究 》( “ StudiesofChemicalDynamics",^Etudesdedynamiquechimique" )出 版 。 在 这 本 书 中 , van'tHoff 推 广 和 继 续 发 展 了Wilhelmy,Harcourt 和 Esson 的工作。特别是,他引入了微分解析方法。他也分析了平衡常数以及正向、反向反应速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现在称为 van'tHoff方程)。van'tHoff 由于对化学动力学和溶液渗透压的首创性研究而荣获了 1901 年的首届诺贝尔化学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Ostwald,1853-1932,生于拉脱维 亚 的 德国化学家,唯能论者。发现电解质解离的稀化定律。长期 反 对 原子 论 , 但 终 于 公 开 认 输 。 ) 在 他 的 著 作《LehrbuchderallgemeinenChemie》的引入“反应级数”和“半衰期”的概念。1909 年,Ostwald 因研究催化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的基本原理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并被人们誉为“物理化学之父”。阿伦尼乌斯(SvanteAugustArrhenius,1859-1927,瑞典化学家,物理学家。建立电解质电离的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反应速率对温度的依赖关系,k=Aexp(-B/T),并提出一个“能垒”解释;这个方程后来被称为 Arrhenius 方程。1903 年,1889Arrhenius 因提出电离学说获得了第 3 届诺贝尔化学奖。在 20 世纪,化学动力学理论有了显著的发展(从“第一原理”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动力学简史与诺贝尔化学奖1850威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