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备考资料2014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经典刷分资料关于本文档:朱永强搜集整理共26页;21,598字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病因发病原因多见牙源性感染,多由于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牙齿感染的牙槽脓肿、牙周感染及间隙感染所致。也可由各种外伤引起的外伤性颌骨骨髓炎,或血源怀感染引起。病理过程为最初骨髓表面充血和渗出。然后化脓。炎症如穿出骨皮质,流出体外,不向周围骨质扩散,炎症就局限,为局限性骨髓炎。如果炎症在骨内扩散,引起骨髓腔的压力增加,可以由于血管的栓塞感染,导致骨的营养障碍,发生骨坏死。正畸矫治范围是什么1、牙列拥挤;2、牙齿散隙;3、双颌前突;4、前牙开牙合;5、前牙反牙合;6、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7、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8、联合修复的正畸治疗。口角白化病的概述白色海绵状斑痣又称白皱褶病、口白角化病、白色皱襞性龈口炎、口厚皮病、软性白斑、口腔黏膜痣样肥厚角化、家族性白色皱襞黏膜增生等。1935年Cannon首先描述,是一种遗传性或家族性疾患,在一个家庭的3个成员均表现为口腔、阴道及直肠黏膜呈特殊海绵状的白色或珠光色特征,称为黏膜白色海绵痣。白色海绵状斑痣尚可侵及鼻腔、肛门及外阴等处黏膜。白色海绵状斑痣一般不是癌前状态,也不发生恶性变。所以,又称白色皱襞性黏膜发育不良。口腔粘膜白斑病的治疗方案(一)除去局部刺激因素,如改善口腔卫生,治疗病牙,少吃过冷过热的饮料及戒烟等。(二)治疗伴发的全身性疾病。第1页共26页(三)局部瘙痒明显者可给予止痒剂及其它对症治疗。(四)如果去除刺激因素后白色损害仍未消退,则应切取病变组织作组织学检查。如为原位癌或浸润癌,则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五)大面积的白斑可在切除后行游离皮片移植,覆盖创面。或采用冷冻和激光治疗。在颊黏膜咬合线处及口角黏膜上的白色增宽区尤为显著。严重时,整个口腔黏膜均成为白色皱襞。白色海绵状斑痣的临床表现白色海绵状斑痣的病变区表现为灰白色的皱褶或沟纹。扪之柔软,呈海绵状。在婴儿或儿童期往往不被注意,到青春期表现明显,可包括整个口腔黏膜或部分黏膜,青春期过后则变化不大。口腔黏膜以外的部位,如鼻腔、外阴、肛门等处黏膜亦可发生同样病变。病损在成年后逐渐趋于静止状态,故年轻病人的病损常比老年人严重、广泛。病损不发生于无黏膜下层的角化上皮,如牙龈、硬腭。病损处有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水波样皱襞,有的表面散布针尖大小的滤泡,状似海绵,但病损处具有正常口腔黏膜的柔软与弹性。较小的鳞片可以刮去或揭去,揭去时无痛,不出血,并露出粉红色类似上皮的光滑面。覆盖黏膜的皱襞状鳞屑可在一天内全部消失,2~3天后又可重新出现。出生后不久的婴儿即可发现病损,最早的可在1个月的婴儿发现口腔损害,终身存在,到青春期发展更为显著,以后不再继续进行。白色海绵状斑痣常见于颊、唇、舌缘硬腭及软腭等部位的黏膜上,很少发生于牙龈及口底黏膜。损害具有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呈水波样的皱襞或鳞片状,有的表面散布着针尖大小的滤泡,状似海绵,但病损处具有正常的口腔黏膜的柔性与弹性。一般在颊黏膜咬合线处及口角黏膜上的白色增宽区尤为显著。严重时,整个口腔黏膜均成为白色皱襞。继发性舌咽神经痛介绍某些小脑脑桥角肿瘤、蜘网膜炎、血管性疾病、鼻咽部肿瘤或茎突过长症等均可激惹舌咽神经而引起舌咽神经分部区域的疼痛,称为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其临床表现为:1.舌咽神经分部区域疼痛。疼痛发作持续时间长或持续性,诱发因素及板机点不明显,夜间为重。舌咽神经痛损害症状。颚弓麻痹、软颚及咽部感觉减退或消失,舌后三分味觉与一般感觉障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腮腺分泌机能异常。2.邻近脑神经痛。可出现颈静脉孔症候群及Horner徵候;亦可有小脑脑桥角症候群出现。3.若鼻咽癌所致,可在鼻咽部发现肿块,颈部淋巴结肿大。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多继发于颅内肿瘤异物等,临床上多采用开颅手术治疗。第2页共26页颞下颌关节强直特点|治疗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特点是关节固定,开口困难,进行性加重甚者完全不能张开,牙关紧闭。其严重程度与病变类型、病程有关。患者由于下颌骨运动功能完全丧失,进食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