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公文要素构成理论——解析经验总结写作吴新元来源:应用写作杂志社笔者通过《运用公文要素构成理论解析成绩总结写作》一文,对成绩总结的要素构成原理进行了阐述,本文继续运用这一原理,结合例文,对经验总结的内在规律解析如下。一、经验总结的本质与分类总结是为了“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因此,一方面要善于将以前做过的工作毫无遗漏地“归总”,以利于分析算账和宣传自己,另一方面还要善于从“归总”的基础上“归结”出规律性的结论——即经验和教训。所谓“经验”,即“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现代汉语词典》665页),也称“心得”(即“在工作和学习等活动中体验或领会到的知识、技术、思想认识等”,《现代汉语词典》1397页)或者“体会”(即“体验领会”,《现代汉语词典》1240页);所谓“教训”,即“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现代汉语词典》640页)。从以上定义看,经验和教训同属“知识”范畴,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比属于“事实”范畴的工作成绩和错误更受人们珍视的思想成果。因此,“经验总结”是比“成绩总结”更为高级的文字材料,要素结构不相同,写作难度也更大。有论著(《公文写作格式与技巧》)举朱德《八路军抗战两年来的经验教训》为例,断言“基本情况——做法(经验或体会)——存在问题与今后意见的‘三大块’写法”,“不是工作总结的基本写法……有被逐渐淘汰的趋势”,实在是由于对总结的本质与要素构成缺乏了解,不懂得“经验总结”与“成绩总结”的内容侧重点以及结构方式不同所致——《八路军抗战两年来的经验教训》是一篇经验总结,自然按照经验总结的写作结构;而所谓“基本情况——做法——存在问题与今后意见”“三大块”的结构则是成绩总结的写作规律。长期以来,人们对总结经验极为重视,各种名堂的经验交流会、经验座谈会、经验现场会层出不穷,各种名目的“经验交流”、“经验介绍”、“经验谈”等报刊栏目也俯拾即是,而在经验写作文种方面也是五花八门:如用于公务的就有“经验总结”、“经验报告”、“经验介绍”、“经验调查”、“经验简报”等(机关里一般统称“经验材料”),用于报刊的也有“经验消息”、“经验通讯”等文种。本文谨以代表性文种“经验总结”的要素结构原理和写作要点为例重点阐述,其他可举一反三。二、经验总结的要素构成与写作要点如上述,由于“经验”与“成绩”的本质不同,“经验总结”与“成绩总结”的要素结构自然也不相同。下面谨结合范文,按照标题、正文开头、正文主体三部分的顺序逐一阐明。结尾部分对于“经验总结”来说,如果不是发言交流的场合,可以省略不赘。(一)经验总结标题的写作类型1与成绩总结相比,经验总结的标题写作方式较多,可有公文式、论文式、新闻式三种基本类型。所谓“公文式”,即标题的写法类似于法定公文,由单位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如《八路军抗战两年来的经验教训》、《浅谈班级管理工作的一点体会》等。这种写法为成绩总结标题的基本形式,亦为经验总结所用。其优点是庄重平实,规范易行,基本信息交代清楚;缺点是生动性较差,缺乏个性,公式化,不能提供更为具体的内容信息。所谓“论文式”,即标题的写法类似于议论文,往往由文章的主要观点(作为经验总结即为主要经验、教训)构成,如《当好自己的家,做好自己的主》、《全员风险抵押承包不宜全面推广》。这种标题的优点是比公文式能够提供更为具体的信息,特别是可以采取多种修辞手段营造生动效果以吸引读者,如1.提问式:《如何解决部门间扯皮?》,2.引用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3.口语式:《别给企业添乱》,4.谐音式:《村支部为什么被称为“村支柱”?》,5.比喻式:《架设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6.拟人式:《教育和经济握手以后》,7.对比式:《不求升学率但求成才率》,8.对偶式:《多“做功”,少“坐功”》,9.排比式:《素质上增“三力”,思想上树“三观”,行动上铸“三铁”》,10.反复式:《让“第一生产力”真正成为第一》等等。缺点是读者不能从标题中直接了解单位、文种等基本信息,缺乏文体感(不能通过标题区分是公文还是议论文)。所谓“新闻式”,即标题的写法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