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1) 【摘要】目的总结42 例重症药疹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皮肤护理、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细致地做好局部护理。结果42 例重症药疹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37 例痊愈, 3 例好转后自动出院,2 例死亡。结论通过加强一系列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缩短病程。【关键词】重症药疹护理体会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其他方式进人体内而引发的皮肤或黏膜发疹。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有抗生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类、镇静催眠类、抗毒素与血清制品类等。重症药疹主要包括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重症多形红斑型及剥脱性皮炎型三种类型,是严重的药物反应,不仅皮肤损害严重、广泛,往往还伴有内脏受累及全身中毒症状,易出现并发症。如果治疗护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1]。本科20XX 年 1 月~ 20XX 年12 月共诊治重症药疹患者42 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42 例患者均为20XX年 1 月~ 20XX年 12 月在本科住院的重症药疹患者。42 例中男 24 例,女 18 例,年龄2~78 岁,平均岁,所有病例在发病前均有用药史。42 例重症药疹患者中12 例使用抗生素,7 例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6 例使用磺胺类,3 例使用喹诺酮类,5 例使用抗痛风药,2例使用镇静催眠类,7 例使用其他药引起。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18 例,重症多形红斑型16 例,剥脱性皮炎型8 例。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及时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早期应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待病情稳定即皮损无新发,干爽或渗出减少,颜色转暗,体温正常后,逐渐减量并改为口服泼尼松。转归痊愈出院37 例天。好转后自动出院3 例将病人安置在单人病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 次,每次 60 分钟,每天通风 3-4 次,每次 20-30 分钟,并保持室温在22~24℃,采用暴露疗法时室温在28-30 ℃,湿度在50%~ 60%。予以支被架使用,避免衣被直接接触破损皮肤。每日为病人更换无菌单 2 次,选择柔软、干燥、清洁、无刺激性、并经高压消毒的棉质衣物、床单、被褥等;及时更换渗湿的床单和衣物;注意湿式清扫,使用1000mg/L 含氯消毒液清洁地面和擦拭物品。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探视时间、次数;保证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诊疗器械专人专用,并每日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2 次,减少医院感染机率。医护人员进入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