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一1 / 35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 20 分)1. 机械设计时常用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两种强度指标。2. 若退火亚共析钢试样中先共析铁素体占41.6 %,珠光体58.4 %,则此钢的含碳量为约 0.46 % 。3. 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 抗拉强度之比。4. 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 ,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 现象。5. 实际金属存在 点缺陷 、线缺陷 和面缺陷 三种缺陷。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高,低)得多。6. 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固溶体 和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的晶格结构同溶剂 ,其强度硬度比纯金属的高。7. 共析钢加热至Ac1 时将发生珠光体 向奥氏体 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8. 把两个 45 钢的退火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1~Ac3 之间和 Ac3以上温度水冷淬火,所得到的组织前者为马氏体 +铁素体 +残余奥氏体,后者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二、判断改错题(对打√,错打“×”并改错,每小题1 分,共 10 分)()1. 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 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增多。 ( ×,片状马氏体增多,板条马氏体减少)()2. 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屈氏体、索氏体,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 ×,组织形态和性能也不同)()3. 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 标出其硬度。 ( ×,退火工件硬度用HBS标出,淬火工件硬度用HRC标出; ) ( √ )4. 马氏体是碳在α -Fe 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5. 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5. ×,表面淬火只能改变工件表面的组织与性能。) (√)6. 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7. 高碳钢淬火时, 将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但由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终止温度在0℃以下,故钢淬火后的组织中保留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8. 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便于进一步加工,常对冷加工后的金属进行完全退火。(进行再结晶退火)()9. 片状珠光体的机械性能主要决定于珠光体的含碳量。×,取决于珠光体的片间距;()10. 由于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1 以下,所以淬火钢在回火时没有组织变化。×,尽管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1以下,但是淬火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