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淬火新工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人们对金属内部组织状态变化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是从60 年代以来,透射电镜和电子衍射技术的应用,各种测试技术的不断完善,在研究马氏体形态、亚结构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获得不同形态及亚结构的马氏体的条件,第二相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对力学性能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淬火新工艺也层出不穷。㈠循环快速加热淬火淬火、回火钢的强度与奥氏体晶粒大小有关,晶粒愈细,强度愈高,因而如何获得高于10 级晶粒度的超细晶粒是提高钢的强度的重要途径之一。钢经过 α →γ →α 多次相变重结晶可使晶粒不断细化; 提高加热速度, 增多结晶中心也可使晶粒细化。循环快速加热淬火即为根据这个原理获得超细晶粒从而达到强化的新工艺。例如45 钢,在 815℃的铅浴中反复加热淬火4-5次,可使奥氏体晶粒由6 级细化到 12~15 级;又如 20CrNi9Mo钢,用 3000 赫芝 200 千瓦中频感应加热装置以 11℃/s 的速度加热到 760℃,然后水淬,使σ s 由 960MN/m2增加到 1215MN/m2,气由 1107MN/m2,增加到 1274MN/m2,而延伸率保持不变,均为18%。㈡高温淬火这里高温系相对正常淬火加热温度而言,低碳钢和中碳钢若用较高的淬火温度,则可得到板条状马氏体,或增加板条马氏体的数量,从而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从奥氏体的含碳量与马氏体形态关系的实验证明,含碳量小于0.3 %的钢淬火所得的全为板条状马氏体。但是,普通低碳钢淬透性极差,若要获得马氏体,除了合金化提高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外,只有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和加强淬火冷却方可。例如用16Mn钢制造五铧犁犁臂,采用 940℃在 10%NaOH水溶液中淬火并低沮回火,可获得良好效果。中碳钢经高温淬火可使奥氏体成分均匀:得到较多的析条状马氏体, 以提高其综合性能。例如 AISl4340 钢,870℃淬油后, 200℃回火,其 σ s 为 1621MN/m2, 断裂韧性 Kc 为 67.6MN/m,而在 1200℃加热,预冷至 870℃淬油后 200℃回火,σ s 为 1586MN/m2,断裂韧性 Kc 为 81.8MN/m。若在淬火状态进行比较, 高温淬火的断裂韧性比普通淬火的几乎提高一倍。金相分析表明, 高温淬火避免了片状马氏体 ( 孪晶马氏体 ) 的出现,全部获得了板条状马氏体。 此外,在马氏体板条外面包着一层厚 100-200 朋残余奥氏体, 能对裂纹尖端应力集中起到缓冲作用,因而提高了断裂韧性.㈢高碳钢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