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名词解释1 / 7名词解释金融法 就是关于我国国内的金融交易关系和金融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名称。中国人民银行 是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金融亊业的行政机关,是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致力于维持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基准利率 是指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的利率。它通常是整个社会利率体系中处于最低水平、同时也是最核心地位的利率。中央银行根据一定的比率从票据全款中扣取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这一比率即为 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 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银行次级债券 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同业拆借 是金融机构因为资金周转需要,相互之间借入、借出的资金头寸。其特点是期限短、无担保、利率较低。资本充足率 是指银行资本与经过风险加权后的银行资产之比。这是衡量银行抵御货款等资产业务损失风险的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性资产 指 1 个月内(含1 个月)可变现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人民银行存款、存放同业款、国库券、1 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净拆出款、1 个月内到期的货款、 1 个月内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等。呆账准备金 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由银行按照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专门为了冲销呆账的准备金。现行的金融监管法规一般称为“贷款损失准备金”。外资银行 是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由外国银行单独出资或者与其他外国金融机构或中国境内机构合资经营的银行类机构。外国银行代表处是指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获准设立并从事咨询、联络、市场调查等非经营性活动的代表机构。“其他金融机构”通常是与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相对而言的,又称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用合作机构、信托分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都在提供一定的资金融通服务,但其业务范围比较有限,或者从事批发性金融务,或者仅对内部成员提供金融服务,或者仅提供某种特定的融资服务。农村信用合作社 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的,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托公司 是经银行业监管机构批准设立的、以经营信托业务为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法名词解释2 / 7信托 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把自己的财产或资金委托给他人代为管理或经营的一种法律行为。公司法人信托 是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