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飞小三上位史传闻周群飞简历周群飞和郑俊龙关系(二)周群飞小时候的同班同学、后来跟周群飞一起去深圳打工的王君骐(化名)告诉早报记者,因为付不起学费,周群飞的哥哥和姐姐小学还没读完就要开始为生计忙活,而周群飞则在当地的山坪中学读完了初二。据周群飞的邻居透露,因为生计艰辛,周父曾有过几次轻生的举动,但最终都被人救了下来。2001年,不到70岁的周父在深圳去世,周群飞将其送回老家安葬。“得意时不要太得意,失意时不要太失意。”周群飞近日在接受湖南日报采访时说,父亲的教导让她终身受益。外界普遍认为周群飞低调,周群飞称自己没有高调的资本。15岁外出打工,“一直想出人头地”或许是因为生计分神,周群飞上初二时的班主任蒋次锡说,当时班级有80余人,周群飞的成绩属于中等。蒋次锡称,周群飞那时候给他的印象是沉闷、内向,而且还有些自卑,很少愿意找同学交谈。但周群飞的同龄好友王君骐却觉得周不是很自卑,也不是不愿交谈,只是因为要忙着帮家里干活,没时间闲聊。在王君骐印象里,周群飞很能吃苦耐劳,而且也一直想出人头地。这与周群飞在接受上述甘肃卫视访问时的说法颇为契合。“因为我家里比较困难,那个时候属于比较自卑的,还有一点清高。老师是非常赏识我,给我很多机会。”周群飞说。但周群飞在读完初二后就辍学了,那时她刚过15岁。王君骐说,周群飞辍学后就选择了外出打工。周群飞的表舅当时在广东做桥梁建筑的活计,就把她介绍过去帮忙看守工棚。做了四个多月后,周群飞跟一个同乡女孩去了深圳澳亚光学工厂打工,当时那个工厂主要做手表玻璃。于是,周群飞白天打工,晚上去读夜校。那个时候正是南方打工潮刚起,一部名为《外来妹》的电视剧火遍神州,而主人公赵小芸当时的成功故事,现在看来就是周群飞的最好预演。不过,周群飞的生意无疑更大。据湖南日报3月19日报道,周群飞初到深圳本来是想学服装设计,因为当时家乡嫁女流行的嫁妆就是缝纫机,跟她一起长大的闺蜜都去学了缝纫,“那时,我也爱美,在村里时就爱穿新衣服和高跟鞋。”周群飞的婶婶告诉早报记者,周群飞去深圳打工一去就是两年。1989年春节回家探亲时,周群飞就已经成为厂里不大不小的管理人员之一。在家过节时,周群飞也向婶婶抱怨过工作的辛劳,还给她看过脚上磨出的水泡。当时跟周群飞一起在澳亚光学打工的王君骐告诉早报记者,周群飞赚钱很努力,当时一边在工厂打工,一边还开服装店。1993年,鉴于当时澳亚光学做手表玻璃利润很高,一些员工就要求加薪,老板不同意,包括王君骐在内的100多名员工愤然辞职。1993年,周群飞抓住这时的机会,在澳亚光学旁边开了一个小作坊,并从这些离职员工中招了五六人开始单干。据说,周群飞当年就赚了六七十万元。在3月18日深交所的蓝思科技上市仪式的发言中,周群飞说,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上市,是因为22年前的今天,她和8个家人正式开始了创业历程。生意的重大转折点重新回到1993年3月18日这一天,周群飞和姐姐、姐夫、哥哥、嫂子、三个堂姐妹,八个人在深圳宝安区租了套三室一厅的民房,用两万元启动资金,开始了独立的创业之路,“搞的还是丝网印刷”。据周群飞向媒体透露,那一套三居室,主卧室睡女的,小卧室睡男的,客厅就是印刷、成品检验及包装车间。吃住、工作,都在这个套间里。“当时创业的时候就只能带着家人。若你去请别人,(要考虑)你能不能把工资发给他,能不能每个月都发得出去。”周群飞说,“1994年,郑俊龙加入,他负责买材料、接单、送货;我哥哥帮忙做工装夹具;姐夫负责镀膜;姐姐负责包装和成品检验;堂妹分工丝印和质量检验。大家每天忙到凌晨两三点。”慢慢地,周群飞的家庭“小作坊”站稳了脚跟。1997年金融风暴的时候,因为有些客户付不起货款以及代工费,周群飞就要求他们用一些旧的设备来抵债,然后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手表玻璃生产线。在此期间,周群飞与前老板杨达成结婚生女。王君骐说,杨达成在事业上确实给过周群飞不少帮助。周群飞生意的重大转折点源于2001年的一次聚餐。按照湖南日报报道,当时雷地科技公司老板接到了TCL公司一批翻盖手机面板的订单。兴奋之余,雷地公司老板叫来周群飞等几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