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罩的设计吸尘罩在除尘工程系统中处于前沿阵地,它主要借助于风机在罩口造成一定的吸气速度而有效地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吸走,经过处理达到收尘净化的目的。要合理、经济地解决粉尘治理问题,正确地设计吸尘罩也是至关重要的。1吸尘罩的设计原则吸尘罩的形式,根据产生尘源的设备、工作环境的要求不同,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吸尘罩在设计时都应该遵循通、近、顺、封、便的原则。通:就是粉尘能畅通地被吸走。通常物料从高处落地时,会向四面散发,此时,粉尘的散发速度称为飞扬速度。物料落点处的粉尘飞扬速度最大。随着粉尘散发距离的增加,达到一定距离后,其散发速度为零。当粉尘散发速度较大时,不容易被捕集。而散发速度达到零时,粉尘被捕集就容易得多了。速度达到零点的那一点称为控制点,控制点到吸尘罩口的距离为x,尘源至吸尘罩口的距离为D,如图1所示。图1粉尘散发示意图在实际工作中,为有效捕集粉尘,应根据尘源周围空气运动的速度、粉尘的有害程度,使吸尘罩在该处造成一个吸收速度(称为控制风速),见表1。要在尘源点造成一定的控制风速,必须有相应的罩口风速(罩口面风速)。对一定形式的吸尘罩,风量愈大,罩口风速愈大,控制风速也愈大,粉尘就容易被捕集。表1控制点的吸收速度〔1〕有害物产生的情况吸收速度(m/s)举例以轻微的速度放散到相当平静的空气中0.25~0.5蒸汽的蒸发;气体或烟从敞口的容器中外逸以较低的速度放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0.5~1.0喷漆室的喷漆;断续倾倒有尘屑的干物料到容器中;焊接以相当大的速度放散出来或放散到空气运动迅速的区域1.0~2.5翻砂;脱模;皮带运输(高于1m/s)的转换点;混合;装桶以高速放散出来或是放散到空气运动迅速的区域2.5~10磨床;重破碎;在岩石表面工作近:就是吸尘罩要尽量靠近尘源。顺:在生产中,必须在顺着粉尘飞溅的方向设置罩口正面对着含尘气流的吸尘罩,使吸尘罩充分利用含尘气流的动能,以提高捕集效果。封:就是在不影响操作和生产的前提下,吸尘罩应尽可能将尘源包围起来。这样有利于用较少的抽风量达到收尘效果。便:就是吸尘罩的结构设计应便于操作,便于检修。通、近、顺、封、便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也常常发生矛盾,尤其是近、顺、封与便更是常发生矛盾。当吸尘罩和尘源设置太近时,操作往往不方便。所以,设计过程也是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2几种吸尘罩的设计问题2.1密闭罩的抽风量2.2仅仅将产生粉尘的设备或地点密闭起来,是不能完全解决粉尘危害的,还必须从罩内抽出一定量的气体,使罩内产生一定的负压,以阻止粉尘外逸。几种常见水泥厂设备负压值见表2。表2常用设备密闭罩中的最小负压值〔2〕序号设备名称密闭方法最小负压值△H(Pa)1胶带运输机局部密闭上部罩(仅对热料时用)4.9下部罩7.8整体密闭罩4.9大容积密闭罩2.52回转式包装机大容积密闭罩4.93振动筛局部密闭罩1.5整体式或大容积式密闭罩1.04回转筛局部密闭罩1.5整体式或大容积式密闭罩1.05颚式破碎机上部罩2.0下部罩(胶带机)7.86圆锥破碎机上部罩2.0下部罩(胶带机)7.87辊式破碎机上部罩2.0下部罩(胶带机)5.98可逆式锤式破碎机上部罩14.7下部罩-9不可逆锤式破碎机上部罩-下部罩(胶带机)9.810鼠笼式破碎机下部罩14.711圆盘给料机上部罩(仅对热料)5.9下部局部密闭7.8给料机与受料设备整体密闭2.512电磁振动给料机与受料胶带整体密闭2.513球磨机出料抽气密闭罩、风量由工艺要求定△P=Q2ζ×10-6ζ=4.5~5.5为了造成罩内负压,确定除尘抽风量时必须满足密闭罩内进、排风量的总平衡。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抽风量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①运动物料带入的风量;②密闭罩漏气处吸收的风量。这两部分风量一般可按下面方法进行确定。(1)按漏风面积计算风量(2)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大容积密闭罩。Q=3600β·V·ΣF(1)(3)按发气量和漏风面积计算风量(4)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有些设备本身在罩内产生大量气体,如:反击式破碎机等,这些气体量大大超过漏风量。Q=3600β·V·ΣF+Q0(2)(5)按换气次数计算风量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但确定换气次数较困难,一定要掌握好,否则不准确。Q=60ns(3)(6)按截面风速计算风量(7)为了避免因排风而使物料损失过多,常用这种方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