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下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探讨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下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探讨 杜天方 摘要:近年来,为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财务部和卫生部出台了新的《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和《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对医疗机构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探讨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不足和对策,寻找更好的途径提高医疗机构的成本管理。 关键词: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 医疗机构 成本管理 对策 我国一直在不断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现在的医疗机构,不仅要提高医疗诊断水平,更要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生存和进展。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以质优价廉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病人,使医疗机构能在良好的社会效应下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增强医疗机构的竞争能力和扩张能力。 一、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下成本管理方法的不足 (一)醫护人员对医疗机构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从医疗机构的人员构成比例上看,医护人员是医疗机构的主力军,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也多数是他们中的业务骨干、专家等。他们习惯着眼于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和讨论,认为医疗机构的创收重点需从临床着手,临床业务的管理才是重中之重。对成本管理的不重视,导致医护人员对材料和办公用品的领用存在极大的浪费现象,还有些医护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免费领用各种药品,医疗机构水电的浪费现象则更加普遍,虽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归结到一起,对于医疗机构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二)成本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医疗机构对成本的控制一般通过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简便管理,但这样往往具有滞后性,所制定的成本管理方案不一定适用于下期医疗业务的发生情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况,缺乏科学性。目前,一些医疗机构仍以收入和固定资产的增加作为创收的考核标准,导致有些医疗机构不断改、扩建基础设施; 盲目引进各种高端、昂贵的医疗设备; 这些缺乏成本管理及投入产出意识的行为,会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低下,加重医疗机构的运营成本。 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下,医疗机构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目前的成本管理缺乏系统性,没有严格审查和监督、控制各项目的成本,无法更好的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更无法有效的降低成本。成本管理应与医疗机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