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大岩溶隧道专项地质勘察××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概述㈠ 隧道概况隧道进口里程为DK242+105,出口里程为 DK248+728,隧道长 6.623km。其进出口分别位于恩施市白果坝镇及屯堡乡周家湾。隧道进口路肩标高为801.72m,出口路肩标高为876.79m,设计为单面上坡,坡度为1~14‰。隧道洞身最大埋深达800m。㈡ 工作经过及工作量:为查明隧道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准确预测隧道涌水量(包括洞身的最大及正常分段涌水量),查明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等,我院在遥感判释、扩大范围大面积地质测绘、专项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物探、深孔钻探、测试、长期水文动态观测、探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经历了1999 年 8 月~12 初测( 24‰坡度方案), 2002 年 3 月~ 5 月定测( 24‰坡度方案)、 2002 年 7 月~ 9 月初测( 18‰坡度方案), 2002 年 10 月~ 12月定测( 18‰坡度方案,速度目标值120km/h),2003 年 6 月~ 9 月(18‰坡度方案,速度目标值 120km/h)定测等众多阶段,专项地质工作自02 年开始至今在不断地进行,贯穿到各次勘测工作之中,共计完成工作量如下表:表 1 ××隧道专项地质完成工作量一览表2 ㈢ 专项地质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本隧道的专项地质工作在查明隧道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不良地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如下地质问题:1、 隧道突水、突泥隧道穿越的地层均为可溶岩,岩溶强烈发育,线路穿越白果坝背斜这一蓄水构造,发育多条暗河系统,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大规模突水突泥,施工风险极大。查明突水突泥位置(或地段)、规模,提出相应工程措施,指导设计和施工,把风险降至最低程度,是本隧道专项地质工作最主要任务。2、天然气在××隧道附近发现有多个含气构造。由于天然气富含甲烷、硫化氢等易燃组分,到达一定浓度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严重危及人身和机具的安全;硫化氢等为有毒气体,吸入人体会造成人身损害;硫化氢还具有很强的腐蚀性。隧道穿越气田区或封闭构造圈时,可能遭遇天然气,因此,对该地区隧道进行天然气危险性评估,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采取相应工程措施,确保施工和运营的安全,是本隧道专项地质勘察研究的工作内容之一。3、地应力越岭深埋长隧道通常都存在地应力偏高的问题,高地应力对工程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如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