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最新 2024 年山西名胜景区的导游词参考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 华夏文明摇篮 ,素有 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 之称.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山西名胜的导游词,仅供参考. 山西名胜的导游词(一) 山西平遥古城 1997 年 12 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 27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 古陶 ,明朝初年,为防备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 6163 米,墙高约 12 米,把面积约 2.25 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 827 年~前 782 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 221 年,秦朝政府实行 郡县制 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 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 6.4 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俯视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 0,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城墙上还有 72 个观敌楼,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墙顶外侧有垛口 3 千个,传说它是孔子 3 千弟子、72 贤人的象征.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