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板房沟镇总体规划调研报告第五组:指导老师:目录CONTENTS第一部分|综合概况第二部分|自然地理条件第三部分|镇村布局第四部分|人口规模第五部分|综合经济第六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目录CONTENTS第七部分|居住第八部分|道路交通第九部分|环境生态及卫生第十部分|发展前景分析第十一部分|规划构思1综合概况第一部分综合概况概述板房沟镇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是乌鲁木齐县新县城所在地,辖灯草沟、八家户、板房沟、七工、合胜、东湾、中梁、白杨沟8个行政村。行政区域面积1063.7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14882人,其中农业人口13029人,总耕地面积83905亩,主体民族为汉、回、哈;其中,汉族3650人,占24.53%,回族5561人,占37.37%,哈萨克族3651人,占24.53%,维吾尔族87人,占0.58%,其他民族80人,占0.54%。全乡总户数2839户,劳动力总数5833人。就人口和行政面积来讲,板房沟乡都是乌鲁木齐县第一大乡。宏观地理位置中观地理位置宏观对外交通2自然地理条件第二部分自然地理条件农牧结合乡板房沟乡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乡。水、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大西沟河和板房沟河流经境内。全年占有水量9384.4万立方米,水质清澈,矿物质含量丰富。光热资源丰富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冬暖夏凉,历史上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风景秀美该乡南部山区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有照壁山、灯草沟、金子沟、东白杨沟、阴沟和沙沟6个主要景区,其中照壁山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2343镇村布局第三部分镇村布局板房沟镇区集中了行政、文化、教育、商业金融、医疗卫生、娱乐休闲等公共服务设施。南望天山大峡谷景区,东望冬运会馆,是为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的绝佳平台。镇域内农村居民点在外围,以中心十字路为轴的主要商业区为核心地带。现状村的经济以生态植物、蔬菜、大棚及为游客服务为主。截止2015年底,板房沟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突破57482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5880元。(数据来源亚心网)全镇现有辖灯草沟、八家户、板房沟、七工、合胜、东湾、中梁、白杨沟8个行政村。主体民族为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旅游业结合的大乡。第三部分镇村布局南府路南华路南梁路南江路4人口规模第四部分人口规模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合计3650556136518714882人口板房沟乡,行政区域面积1063.7平方公里,全乡总人口14882人,其中农业人口13029人,总耕地面积83905亩,主体民族为汉、回、哈;其中,汉族3650人,占24.53%,回族5561人,占37.37%,哈萨克族3651人,占24.53%,维吾尔族87人,占0.58%,其他民族80人,占0.54%。全乡总户数2839户,劳动力总数5833人。就人口和行政面积来讲,板房沟乡都是乌鲁木齐县第一大乡。汉族27%回族41%哈萨克族31%维吾尔族1%比例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5综合经济第五部分综合经济2004年,全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1971万元,较上年增加958.7万元,增长28.8%。其中农业总收入5531.8万元,畜牧业总收入3435.5万元,旅游业收入达到838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1026.5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3610元,较上年增加了402元,增长12.5%。全乡总播种面积77660亩,较上年增加5338亩。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38826亩,总产量10170吨。蔬菜总面积为23156亩,总产量40647吨;温室鲜花67亩,年产鲜花5000盆;各类饲草料面积11570亩,全乡牲畜存栏总数为75157头(只),出栏总数为58344(头)只。全乡奶产量1741.2吨,肉产量11654.4吨,蛋禽产量58吨,饲草料面积11570亩,总产量10061吨,早冬羔2万(只)。全乡设有6个配种站、9个自然交配点,共完成黄牛改良1441头,完成去势公牛366头,现有种公牛10头。完成春季疫病防治牲畜4.2万头(只),秋季疫病防治牲畜3.31万头(只)。第五部分综合经济农业51%畜牧业32%旅游业8%乡镇企业9%农业畜牧业旅游业乡镇企业全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11971万元,较上年增加958.7万元,增长28.8%。农牧民人均收入3610元,较上年增加了402元,增长12.5%粮食作物53%蔬菜31%温室鲜花0%各类饲草料16%粮食作物蔬菜温室鲜花各类饲草料全乡总播种面积77660亩,较上年增加5338亩。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38826亩,总产量10170吨。蔬菜总面积为23156亩,总产量4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