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xxxx 分享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供大家参考梁山伯与祝英台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一日,会稽郡上梁村的梁光汉,中年喜得贵子,格外器重,请来识字先生给儿子取名。先生对梁光汉说:为人处事要重仁义道德,孩子就取字处仁,你身居山村,难得第一子,名叫山伯吧。梁光汉夫妇对此十分满意。 山伯自小聪慧超人。到四五岁时,听大人讲故事,非但一遍能记住,而且还能原原本本传给邻里小孩听。数数算帐一清二楚。上山砍柴,放羊喂鸡,勤快能干。长到 12 岁时,一天,他看到几个富家子弟提着书箱去念书,小山伯很艳羡,他好奇地跟到读书处,在窗台上张望。只见一位老先生摇头晃脑在教书,他觉得很新奇,不知不觉地竟把先生念的和解释的东西一一记住了。当先生抽查学生背诵时,有一位学生背不下去了,在窗外的梁山伯捂嘴一笑,忍不住接着背下去了。先生一听外面有人接背课文,感到惊奇,出来一看,原来是位机灵秀气的孩子,十分讨人高兴。先生问:孩子,你为什么不上学山伯有礼貌地回答:家里没有钱供我上学。先生有心栽培这个聪慧的孩子,就叫山伯引路到家。先生对梁光汉说:我看这孩子聪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人家孩子读书要交三石五斗米,你家孩子我粒米不收,书本文具由我资助。梁光汉一听,很是兴奋,心里想,我家世代不识字,能在儿子一代读书识字,再好不过了,于是就答应了先生。小山伯对先生感激不尽,向先生深深一鞠躬。 果然,山伯在学堂念书,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吟诗作文,出口成章。入学三年,才华出众,年年第一,先生心里自然十分兴奋,但是转念一想,这孩子在我地方已无书可读了,应为他的前程着想,不如送他到鄮城四明学馆名师处去深造。出于爱才,先生说服山伯父母,倾囊相助一百二十两银子,作学费盘缠,并向名师修书一封,引荐梁山伯入学。 春上,梁山伯告辞父母,辞谢恩师,肩挑竹书箱,随带干粮,朝东沿江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夜兼程向四明山下鄮城赶路。日出而起,日落歇脚。一日来到渡口,搭船渡江去鄮城。上船时,碰到一位书生模样男子,旁边还有一位挑书箱的书童。同行三分亲,梁山伯上前询问:请问公子尊姓大名,家居哪里,此行何处只见对方彬彬有礼答道:鄙人姓祝,名英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