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与杨德祖书1 九、与杨德祖书曹植文章指引【连结】谈到建安时期最重要的学专论时,首推1.论论文与杨德祖书二篇文章,因此适合补充阅读互相比较。【出处】本文选自 2.昭明文选。【简说】这是曹植写给3.杨修的一封信,约作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二一七年)前后。信中阐述了他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如作家的自我认识与评价、作品的修改、文学批评的条件及文学的地位等问题,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政治理想。【主旨】这篇书信开头先纵论当时的贤才,后主张文章要从善而改,需有高度的文学修养才能进行文学批评。全文骈散兼行,自然流畅,流露出朋友间真挚的感情,也体现了曹植早年积极奋进、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理念。作者剪影【生平】曹植,字子建,(今安州市)人。生于东汉平四【文风】曹植自幼颖慧,十余岁便诵读诗论辞赋数十万言,【作品】着有曹子建集。文章精读段旨□一 段旨:开头表示思念之情,以及写此书信之原由。信中纵论当时的贤才,并指出陈琳对于辞赋本非所长,却好高骛远,以致一无所成。□二 段旨:主张文章要从善而改。□三 段旨:主张要有高度的文学修养才能进行文学批评。□四 段旨:说明文章、辞赋是小道,作者的人生目标是政治。但如果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他将采集史官实录,成一家之言。结尾告知对方,明早来迎接他,表示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文章□一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仆少小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1 独步于汉南 ○2 ,孔璋 ○3高中国文i 阅读 (五)2 鹰扬于河朔 ○4 ,伟长 ○5 擅名于青土 ○6,公干 ○7 振藻 ○8 于海隅 ○9 ,德琏 ○10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11,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12。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13之,顿 ○14八紘 ○15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轩绝迹○16,一举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闲○17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18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锺期○19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二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 ○20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 ,文之佳恶 ,吾自得之 ,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三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