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测量的步骤 ——— 送给初入隧道施工测量之门的同僚当你接到隧道施工工程, 无论是被派遣或私人老板雇佣,第一、要先做隧道进口和出口控制网, 为保证进出口坐标系统一致, 需要以导线形式或三角锁形式联测,当然 GPS 更好。如果有支洞,斜井,不管几个均需要将进口的控制点纳入整个控制网中,观测、平差计算。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控制点坐标、高程一致,同精度,防止隧道贯通出现偏差。如果设计单位在这些部位提供的有平面、高程控制网点,你一定要进行复核测量,以免误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如果工程是国家正规工程, 你应在施测前或过程中上报监理一份布设控制网的设计报告,在结束的时候报一份技术总结供审批。没有要求的或工程较小, 这两项可合并一起,在建立控制网后写出报批。第二、应根据控制网做好贯通误差估算,贯通误差限差要求请见相关规范。如果贯通误差大于规范要求,需要对控制网进行优化,以满足规范要求。第三、当控制网建立后(包括控制网点复核测量合限),即可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 将隧道轴线包括支洞、 斜井轴线方向控制点在实地稳固标定,位置应选在开挖区以外的适当位置, 防止被破坏,但又不要离开挖区过远, 使用不便。上述工作完成后, 即可进行隧道进出口包括支洞,斜井进口的洞脸开挖放样。 开口线的测定应依照图纸, 并换算出与控制轴线点的相互关系,用全站仪采用逐近法直接测定。同时应测定洞脸开挖前的原始断面图或测绘不小于1/200 的地形图,有地形图软件的话,在室内切出断面图,以供工程量计算之用(如果测地形图,需征得现场监理同意后方可或要求他旁站)。注意:应根据图纸核对洞脸实际里程是否正确。 防止造成超欠挖。 如果无免棱镜功能全站仪, 在洞脸开完逐渐向下的过程中, 应将开挖后的断面逐渐测下来,随时检查是否存在欠挖部位,也免得开挖完成后,测绘断面困难,第四、当洞脸形成后,根据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措施,将隧道的轮廓开挖线在洞脸上标出,其轮廓点间距不应大于50cm。为了不至于欠挖,轮廓点可大于半径 5cm 放样,一般宁超不欠,但不可过大免得形成过量超挖。第五、当进洞之时,应根据隧道体型断面(单圆心还是多圆心)、隧道平面线型,用程序型计算器编制计算程序,以便放样定点计算。 隧道的轮廓点的测定宜用带激光的全站仪直接在开挖掌子面测定坐标、高程,输入计算器计算后根据计算结果改正位置,以逐近法确定,一般不超过2 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