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集成电路发展史

集成电路发展史_第1页
1/10
集成电路发展史_第2页
2/10
集成电路发展史_第3页
3/10
欢迎共阅集成电路发展史集成电路对一般人来说也许会有陌生感,但其实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机会很多。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网站、取款机等等,数不胜数。除此之外在航空航天、星际飞行、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武器装备等许多领域,几乎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应用,当今世界,说它无孔不入并不过分。在当今这信息化的社会中,集成电路已成为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民用上 ,它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集成电路概述所谓集成电路 (IC),就是在一块极小的硅单晶片上,利用半导体工艺制作上许多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及电阻、电容等元件, 并连接成完成特定电子技术功能的电子电路。从外观上看,它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器件,集成电路在体积、重量、耗电、寿命、可靠性及电性能方面远远优于晶体管元件组成的电路, 目前为止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 仪器仪表及电视机、 录像机等电子设备中。[1]2 集成电路发展及其影响2.1 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下以时间顺序,简述一下它的发展过程。1906 年,第一个电子管诞生; 1912 年前后,电子管的制作日趋成熟引发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1918 年前后,逐步发现了半导体材料;1920 年,发现半导体材料所具有的光敏特性;1932 年前后,运用量子学说建立了能带理论研究半导体现象;1956年,硅台面晶体管问世; 1960年 12月,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制造成功; 1966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使用比较完善的硅外延平面工艺制造成第一块公认的大规模集成电路。[2]1988 年: 16MDRAM问世, 1 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3500 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的更高阶段。1997 年:300MHz奔腾Ⅱ问世 , 采用 0.25μ m工艺,奔腾系列芯片的推出让计算机的发展如虎添翼,发展速度让人惊叹。 2009 年:intel酷睿 i 系列全新推出, 创纪录采用了领先的32 纳米工艺, 并且下一代22 纳米工艺正在研发。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的日益成熟和各集成电路厂商的不断竞争,使集成电路发挥了它更大的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由此集成电路从产生到成熟大致经历了如下过程:[3]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1.1 集成电路的前奏——电子管、晶体管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欢迎共阅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由于电子管体积大、功耗大、发热厉害、寿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集成电路发展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