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法典学习专栏目录一、物权篇.......................................1(一)居住权对抵押权带来重大影响ﻩ1(二)债权随抵押物流转,贷后管理和押品处置值得关注................................................2(三)取消流押条款的禁止性规定,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ﻩ3二、保证合同篇....................................4(一)关于保证合同独立性的约定无效ﻩ4(二)明确不得成为保证人的范围ﻩ5(三)保证合同形式ﻩ5(四)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推定为一般保证6(五)一般保证的先诉抗辩权.......................7(六)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均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8(七)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ﻩ9(八)一般保证的债权人放弃或怠于行使权利的后果ﻩ10(九)债权转让应通知保证人,否则对保证人不发生法律效力ﻩ10(十)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受影响11三、合同篇ﻩ122(一)合同的成立时间.............................12(二)合同成立地点ﻩ13(三)合同的转让.............................14(四)第三人加入债务............................15一、物权篇(一)居住权对抵押权带来重大影响第三百六十六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解读:居住权系民法典新创设的一种权利,在实践中究竟被接受的程度如何或现实需求如何,有待实践观察。但是若该权利被滥用,用以对抗抵押权的行使和处置抵押物,则可能发生像物权法190条创设抵押不破租赁的规则,被抵押人用来逃废债的有效法律工具。民法典规定设立居住权的内容,其与抵押权并存时,如何处理则未规定。根据居住权法律规则,不能在合同中进行约定排除。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时,要前往登记机构查询抵押物是否已经设立居住权避免接受存在居住权特别是居住权长于借款期限的抵押物。(二)债权随抵押物流转,贷后管理和押品处置值得关3注。第四百零六条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解读:《民法典》第406条将《物权法》191规定的“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的原则性规定修订为“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根据该条,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无需经抵押权人同意,转让合同的效力不受抵押权人同意与否的影响;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属于有权处分;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即使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物权也能发生变动,但是抵押权不受影响。需要注意《民法典》第406条与《民法典》第404条之间的关系。《民法典》第404条规定:“以动产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抵押人可以自由转让抵押,有利于激活抵押物的经济价值,只是抵押权跟随抵押物一并流转。抵押物的自由流转可能给银行贷款带来潜在风险。在贷后管理阶段,银行注4意义务更加重要且难度加大。若符合银行要求提存或提前还贷的,银行证明抵押物转让存在损害债权行为,法律将证明责任分配给了银行,这就使得贷后的动态管理更加重要。(三)取消流押条款的禁止性规定,抵押权人可以就抵押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第四百零一条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解读:流押,也叫作流押契约、抵押财产代偿条款或流抵契约,是指抵押权人与抵押人约定,当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直接取得抵押财产的所有权的协议。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抵押人约定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抵押权人和抵押人订立的合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