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霍乱、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2011 年版)温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 年 4 月2 / 12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 为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地区, 霍乱曾于 1995年、 2001 年在局部地区暴发, 2004 年由于干旱缺水等自然因素影响,甲型副伤寒疫情全市高发、局部地区流行,发病率达到历史最高的164.26/10 万。肠道传染病是影响温岭市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高速运转,人口密度大、居住和生活条件拥挤, 人流物流频繁等因素的存在,有利于肠道传染病传染源和病原体的扩散。本方案旨在进一步建立、 健全温岭市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监测和防制工作网络及运行机制,强化政府主导, 科学监测, 及时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为温岭社会经济建设和居民生命健康服务。一、病种界定本方案中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以下法定传染病:1. 霍乱;2.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 ;3.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 ;4.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 ;5. 伤寒和副伤寒;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感染性腹泻;7. 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以外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以下简称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其中霍乱、 伤寒副伤寒、菌痢为我市重点监测传染病,我市还属于霍乱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点、 伤寒副伤寒台州市监测点, 以上三种监测传染病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感染性腹泻需对每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甲肝、戊肝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例仅针对暴发疫情开展疫情处置。二、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2.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卫办应急发〔 2005〕288 号)3 / 123.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 (卫办疾控发 [2005]164 号)4. 《全国伤寒副伤寒监测方案》 (卫办疾控发 [2005]164 号)5. 《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 (卫办疾控发 [2005]164 号)6. 《台风洪涝灾害防病工作预案》 (温疾控 [2004]20 号文件)7. 《温岭市井水消毒方案》 (温爱卫 [2008]12 号文件)三、目标1. 早期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例,识别和预警可能的暴发, 掌握疫情动态和流行因素;2. 建立健全腹泻病例监测报告网络,提高监测报告质量;3. 建立健全腹泻病原体检测网络, 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