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一、说教材(—)说教材地位与作用《乘法分配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 48-49 页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内容的难点。教材中呈现的步骤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归纳规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累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感受不完全归纳法,又有利于学生发展符号感,进一步感受数学表达的严谨与简练。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说教学目标这节课我打破了以往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注重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单计算。2•经历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意识。3•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2•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们每一堂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理念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我采用了以下的方法:(一)教学方法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让学生积极参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学法指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始终参与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出示了学生的生活情景图,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合作交流,体会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