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域特色劳技型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海宁市斜桥镇庆云中心小学杨霄松三、国内外同类课程的开发研究分析新课程改革以来,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主干,越来越被教育界所重视,被社会所关注。国内、国外都把他当作培养人的有效途径,类似的课题研究也层出不穷。研究以从课堂主渠道扩展到了课外主战场,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扩展到了校本课程,从学技、启智延伸到了润德、育人。但通过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来凸现地域特色,传承地域人文积淀,拓展地域品牌的探究活动还不多见,而以大手拉小手,小手牵大手的互动式技能与道德的双向传递活动更是一种创新。四、课程开发研究的目标设计1、开发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主要是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论述和儿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当前劳动技术教育现状为背景,以社会、家庭、学校为反馈点,以学生劳动技术素养为着眼点,通过访问、座谈、观察、操作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研究、开发、利用,力致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关心经济发展、会传承地方特色劳技、具有开创性的现代人。从而开发和探索一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与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技教育资源体系,形成一校一品牌的劳技教育特色课程,以及手拉手活动体验课程。学生以此校本教材为载体。通过实践、操作、活动、体验,掌握一般的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劳动习惯、劳动技术素养和劳动情感,服务于产生、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即:2、开发研究目标:(1)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一套既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又与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技教育资源体系,形成一校一品牌的劳2技教育特色。以劳动来传承和弘扬地方劳技人文积淀,促进乡土经济发展。2)通过劳动校本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劳动与技术问题,形成亲近技术、热爱劳动的情感,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劳动技术意识。(3)通过劳动活动,了解从事劳动与技术活动必须具备的品格和态度,能够安全而负责地参加劳动与技术活动,在劳动中初步具有与他人进行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的态度与能力。(4)通过体验和探究实践,会进行简单的乡土劳动技术学习,初步形成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及其对技术创新的意识;具有初步的技术探究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5)通过教学实践,注意拓展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视野,初步形成与劳动技术相联系的乡土意识、经济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伦理意识、审美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关热爱家乡的意识。(6)面向农村,面向...